第三百一十章 民心所向
章節報錯
>> “得嘞!”宋財神聽到嶽綺雲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不由露出一臉欣喜,他雙手互相一擊說道:“既然是岳家小姐,別說咱悅來客棧原本就有這麼多房間,就算咱那裡沒有房間,咱平江城裡的百姓也絕不會讓岳家軍露宿街頭的。”
“宋老闆說得沒錯!”百姓中有人高聲應和道:“岳家軍這麼些年來,為了咱大梁的一方安寧臥冰踏雪地受苦,咱老百姓心裡明鏡似的!”
“就是就是,咱們不管聖上是怎麼想的,咱老百姓心裡總是有桿秤!”
平江城不像寒山城那樣訊息閉塞,當朝皇帝斬殺嶽翼滿門一事已經在城中的百姓傳遍了。中間雖然摻雜著不少民間的個人情緒在裡面,但是無論從哪一方面講,百姓中的輿論都是偏向鎮國公嶽翼的。
而且,嶽翼為官甚是清廉,人品又是正直無私,任那宋蒔君如何想給他羅列罪行,最後只好用莫須有為藉口斬殺了鎮國公。沒想他如此對待忠臣良將,反而更加的讓嶽翼在民間的威望升高了不少。
所以,當地的百姓一得知這支隊伍居然是保護岳氏遺孤回去給鎮國公奔喪,那民心所向皆倒向了嶽綺雲這邊。
於是,寒山古城的那一幕不但又上演出來,而且那趨勢越來越盛,岳家軍被百姓簇擁著緩緩進城。
然後,全城的百姓都蜂擁向悅來客棧,把各家各戶認為最好的東西送到了龍虎衛的面前。
因為有了寒山城的經歷,王大虎根本就不用嶽綺雲吩咐,帶著自己的手下一一清點著對龍虎衛行軍有用的物資,詳細地記載下送物資的百姓姓名和住址。
百姓們雖然有些詫異王大虎等人的行事仔細,但也沒有多想,本著對岳家軍的信任,將自家的情況照實道來,倒是讓王大虎他們記了個仔細。
此時,得到岳家軍已經進城的訊息,以及他們所受到的隆重的擁戴,韓念之卻是安坐在書房裡。他正興致頗高地潑墨揮毫,在雪白的宣紙上寫下了“公道自在民心”的狂草,將身邊副將的抱怨聲當成秋蟲的嘰歪。
“將軍,這嶽綺雲著實地厲害,剛一到平江城就引起了全城百姓的擁戴。”副將看著韓念之不露痕跡的面色,語氣一轉繼而說道:“多虧將軍料得先機,若是咱們貿然地同岳家女開戰,咱們後方的百姓說不準得跑到咱們身後捅刀子。”
副將如此說倒是不無道理。
以大梁百姓對岳家軍的愛戴,還有對安東軍的不喜,真說不準他們安東軍在前面同岳家軍在城牆上打拉鋸戰,後面的百姓偷偷地給岳家軍開啟城門。
“我已經放出飛鷹問詢梁帥那裡的動靜,若是沒有意外的話,不出三天那邊就會有回信過來。”韓念之吹幹了墨跡,得意地說道:“你放心,若是梁帥不同意讓嶽綺雲進關,或者同這幾百人的隊伍打了一場,無論如何那邊的訊息會早於岳家軍送到咱們這裡的。那邊到現在一直沒有消失過來,只能說明梁帥也是因為顧慮百姓的民心所向,這才放了嶽綺雲進關的。”
副將聽了韓念之的分析,不由得從心底裡佩服這位鎮遠將軍。
老話說得好,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這位鎮遠將軍雖然不是梁帥親生,但也算是半個兒子,對於梁帥的瞭解自是比平常將官多些,也只有他能理解梁元帥的心思。
副將神情的變幻早已盡數落進韓念之的眼裡,他嘴角噙著一絲冷嘲,繼續說道:“既然那嶽綺雲放出話來,他們只在咱們平江城停留兩三天,那我們不妨就容忍一二,只要他們沒有謀反叛亂的苗頭,咱們也不好拂了民意不是?”
“將軍所言甚是英明,卑職這就讓兄弟們把那嶽綺雲好好地監視起來。他們老老實實地便罷,但凡有一謀反之心,卑職一定稟明將軍!”副將躬謙地說道。
就在韓念之一門心思地等著函谷關傳來敵襲的訊息的時候,嶽綺雲又為龍虎衛爭取了寶貴的休整時間。
三天以後,龍虎衛在平江城百姓的依依不捨中,走出了平江城,向著九龍江方向走去。
在他們離開的前夜,李大龍帶著一幹輕功高手,將雙倍的銀兩偷偷地送到了那些資助過龍虎衛的百姓家中。
當百姓手捧著那帶表著岳家軍軍容軍紀的銀票的時候,所有平江城的老百姓無不為岳家人的大仁大義感動,無不為岳家軍整肅的軍紀感動。
一時間,關於岳家軍的各種美好傳說,以著比飛鷹傳訊的速度還快的形式,從平江城出發,很快就席捲了整個梁國境內。
嶽綺雲利用了百姓對於岳家軍的厚愛,利用了父親和那些逝去的岳家軍英靈用鮮血鑄就的金字招牌,成功地讓大梁境內所有的守軍都對他們敬而遠之,這樣一路行來,倒是無比的順暢。
他們這一行人一路走,都會遇到無數的百姓在後面跟隨。只要是經過有人煙的地方,那些淳樸的百姓們就會傾其所有地將吃穿用品送到他們愛戴的岳家軍的面前。
在百姓的心中,若說嶽翼原本是因為守護梁國安定獲得了他們的認可,但是他無辜被奸佞所殺,這讓百姓們在同情之餘,將對於皇帝的不滿和對奸佞的痛恨,一股腦地轉變成了對嶽翼,對岳家軍前所未有的高漲的愛戴之情。
同普通百姓的速度比起來,龍虎衛的腳程卻是極快。在嶽綺雲再三地感謝和解釋下,那些贏糧影從的百姓這才依依不捨地看著全隊皆白的龍虎衛走遠。
又過了幾日,龍虎衛即將行至九龍江邊,卻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
九江城的守將雲麾將軍楚牧雲,曾經同嶽翼交情匪淺,他的雲麾軍在去年的那場對烏赤國的大戰中,也曾與岳家軍並肩作戰,可以說私下裡的關系卻是非同一般。
然而,雲麾將軍楚牧雲卻是最忠心於宋室皇族的。做為一個深深瞭解岳家軍風格的將軍,他是絕不相信嶽綺雲帶著這一隊哀兵只是回去汴京給嶽翼奔喪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