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喪心病狂
章節報錯
>> “天降異物,快護駕!”安逸親王臉色一變,幾步躥到了宋蒔君的身邊,指揮著殿上的侍衛們將皇帝給團團地圍在了中央。
禦前侍衛們一個個執劍在手,無數的利劍刺向了空中的紙片。有不少紙片被劍鋒割碎,飛揚地落了皇帝一頭一臉。
然而,紛紛揚揚的紙片好像是瓢潑大雨,不斷地從天空落下,那密集程度哪裡是侍衛的劍鋒能擋住的?
“這又是什麼東西?”一張巴掌大的紙片正好貼在了宋蒔君的臉上,他惱火地一把抓了下來,看著上面那寫的潦草的字跡,忽然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青山有幸埋忠骨,金殿無辜伴昏君......”當他看清了那四句詩,滿腔的惱火瞬間被巨大的驚恐替代,原本就不甚健康的臉色變得更加的蠟黃,全身抖得如風中的落葉。
嶽翼,這個活著不斷跟他作對,死了也讓他日夜不寧的人!
同一時間,滿朝的文武也看到了紙片上面的字跡。
就算他們剛剛驚魂未定,也是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那詩裡所說的忠骨指的正是前不久被皇帝坑殺的岳家軍,而抵住石更加的不言而喻,這大梁的天下,也就只有屈死的嶽翼能稱得上是中流砥柱的任務。
“難道,聖上賜死了嶽翼,果真是引得神明震怒?”不少的大臣心裡都存了這樣的心思。
當初,皇帝是鐵了心要嶽翼一家老小的性命,滿朝的文武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為岳家人求情。如今,蒼天發火,他們這些沉默妥協的人,會不會也跟著倒黴?
“混蛋,這一定是嶽逆一黨的陰謀,嶽逆死都死了,還敢在朕的金鑾殿上搗鬼?”宋蒔君卻沒有覺得自己有錯,反而暴跳如雷地吼道:“去把禦林軍給朕召集起來,朕要讓把嶽翼翻出來鞭屍!”
自從斬殺了鎮國公一家老少,他曾經派人將鎮國公府仔仔細細搜尋了一邊。然而,就算是他掘地三尺,也沒有找到那枚當年被先帝賜給太子的傳位玉璽。
沒有傳位玉璽,他這個皇帝當的一直都是名不正,言不順,整天膽戰心驚地就怕有一天,某個別有用心的人拿著傳位玉璽,將他當年殺父弒兄的醜事翻出來。
所以,當他僅憑著蕭光北的一封密信,就下令殺了嶽翼。又生怕斬草不除根,隨即又下令殺了嶽翼的一家老少,並且坑殺了所有的岳家軍將士。
可恨的是,尉遲霄在事發之前被自己親自下令去征討南夷,從此一去就沒了訊息。
宋蒔君越想越害怕,他咬著牙說道:“這是有人利用嶽翼之死妖言惑眾,那朕就當著天下人的面,將嶽翼的屍骨挖出來,倒讓所有人看著,朕不怕他嶽翼!他活著朕不怕,死了朕就更加不怕!”
“聖上!”安逸親王聽到宋蒔君這麼喪心病狂的話,嚇得立刻跪在的地上,大聲呼道:“嶽翼已死,聖上不可如此啊!民間百姓已經有人在偷偷地為嶽翼建廟祭拜,可見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若是陛下在此時將嶽翼骸骨挖出來,那天下的百姓......”
“你給朕閉嘴!”安逸親王的話還沒說完,宋蒔君就推開了擋在自己身邊的禦前侍衛,走到了宋蒔清的面前,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你是糊塗了還是害怕了?天下的百姓,那都是朕的子民,朕憑什麼要按照老百姓的意願做事?你個婦人之仁的東西,當初要不是你,朕早就把那嶽翼收拾了,何苦拖到現在,倒讓他得一個亂臣賊子得了好名聲?還中流砥柱,就他也配?”
“陛下英明,無論嶽翼是亂臣賊子,還是其他什麼東西,他畢竟已經死了。逝者已矣,人死帳消,您何苦再去跟一抔黃土過不去?再說,侮辱了嶽翼的屍體,對您又有什麼好處?”安逸親王頂著被皇帝噴的一臉口水,執著地跪在地上苦苦勸著皇帝。
“難道,朕的一口惡氣就這麼忍著?”宋蒔君舉著手裡的那張紙片,氣得頭發根都豎起來了,他厲聲吼道:“朕可是天子,是蒼天眷顧的天子,若不是嶽翼的鬼魂作祟,朕的金鑾殿如何會倒塌,這些大逆不道的話又是從何而來?嶽翼,他活著禍亂朝綱,死了,還跟朕做對?不出了這口惡氣,倒讓天下人以為朕真的怕了他嶽翼!”
“若果真是嶽翼冤魂作祟,那聖上完全可以請出白雲道觀的玉虛上人來驅邪鎮鬼。”宋蒔清眼睛一轉計上心來,說道:“想那玉虛上人在汴京城也是頗負盛名的修道之人,聽說畫的一手鎮鬼的符籙是百試百靈。”
“是是是,親王殿下說得極是!”一直躺在地上裝暈的欒成聽到宋蒔清的話,再也按捺不住,一骨碌爬起來,連滾帶爬地來到皇帝面前,扣頭如搗蒜地說道:
“請玉虛上人去那風波亭做一場法事,定讓那作祟的鬼魂魂飛魄散,讓嶽翼死了也永世不得超生!”欒成可是親手殺了嶽翼到底劊子手,而且心思比他的主子還有陰險歹毒。想到嶽翼一家的鬼魂就在附近轉悠,他是從心裡感到恐慌。
“嗯,這倒是一個好主意!”聽著欒成的話,宋蒔君的臉色恢複了正常,頻頻點頭道。
“陛下不能這樣啊!”
“還請陛下三思!”
“上天有好生之德,請陛下放過嶽翼!”
一幹臣子聽得他們的對話,卻是一個個心裡發寒,終於有種兔死狐悲的悲涼。眾臣子跪在廢墟上山呼著萬歲,七嘴八舌地勸解著皇帝,不要再對嶽翼的亡魂下狠手。
嶽翼活著是一世的名將,在民間的威望甚高,而且平日裡也沒有仗著自己的軍功欺壓過同殿為臣的臣子。
嶽翼屈死後,這些人心裡多少對皇帝的殘忍有些不滿,但是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居然沒有一個敢為嶽翼當眾鳴不平。
可是,皇帝居然殘暴到連嶽翼的亡魂都不放過,終於引起這些軟弱的臣子們的反抗,他們心有一致地為嶽翼求情起來。
就在皇宮吵得不亦樂乎的時候,京城的百姓卻是開始收拾著家裡的細軟,拖家帶口地向著汴京城外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