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有三個億會做什麼?

周霖腦袋裡第一個念頭就是全都在平京滬市深城買房子,買一大堆房子放租,等到2015年,這筆錢將會翻十倍二十倍三十倍變成幾十億。

或者投資藝術品也可以,畫作瓷器古董奇石,翻番的速度完全不遜色於房地産。

再不然就當個天使投資人,把三億分成幾份,投到網際網路産業裡面去,管他是b2c還是c2c還是b2b,管他是社交還是移動互聯,管他是網際網路+還是大資料雲,反正都投一下,肯定錯不了。

這些都是周霖想出來的最不費心不費力的做法,只要錢到位,等著升值收錢就行了。

但如果真的有三個億,周霖肯定不會做上面的三件事。

比起賺錢,他更想做一番事業。否則他不會琢磨《武俠週刊》的股份,也不會想買下《科幻文學》,更不會費心費力的去搞什麼就要玩遊戲網。

他要的不僅僅是財富上的增值,更是一種對於自我的肯定。

經過了前世的一事無成,有了腦袋裡的文藝寶庫金手指之後,周霖迫切的希望能做出一些事業,證明自己還是有點用處的。

周霖尚且如此,杜維為了在家族面前證明自己的能力,更是一直想要做一番大事業。

但杜維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機會,只能小打小鬧,靠著替人解決各種問題賺錢,大部分時候還要藉助家族的力量才能把事情搞定。

這樣的人往往被稱為“蛀蟲”,杜家對杜維很失望,連杜維自己都很失望。

一晃已經三十二歲,距離和家族的約定只剩下三年,杜維的緊迫感越來越強。他直到自己只剩下最後一搏的機會,成功了他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失敗他的下半輩子就得去政府裡做個老老實實的公務員了。

這時候杜維遇到了周霖,聽到了周霖有關於未來電影産業的預想。點燃了他曾經身為文藝青年的熱血火焰。

他幾乎是和周霖一拍即合,一場酩酊大醉之後立刻張羅起來。

註冊公司,找人投資,對別人來說千難萬難需要長久考慮才能放手去做的事情。對杜維來說卻十分簡單。

一天時間他就拿到了三億投資,再加上他和丁慧東拼西湊的兩千萬,一間名為“慧維”的電影公司就已經在工商部門和文化部門掛上了名號,只等其他材料補全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掛牌了。

而“慧維”的牌子還沒掛上,《我要複仇》這部電影就已經立項了。

一連好幾天。周霖每天都被杜維騷擾,天天問他分鏡頭劇本寫沒寫好。

周霖也是無語,這家夥當分鏡頭劇本是什麼啊,就算他腦袋裡有著《我要複仇》整部電影的所有畫面,可以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去抄襲,可抄下來畫出來難道不需要時間嗎?

杜維騷擾了幾天,大概被丁慧知道了,這才消停下來,給了周霖一點喘息的時間。

眨眼到了18日,又一個週一。

這一天又是各種榜單更新的時候。

《狼》在霸佔了三週風雲榜之後終於出現了後勁不足的情況。銷量榜跌了三個名次落到第四名,最受歡迎單曲榜落了五個名次到了第六名,但在發行的第五個星期依然名列雙榜,這是個足以和任何一位一線歌手比擬的成績。

《同桌的你》則是後勁滿滿,銷量榜第二,最受歡迎單曲榜也是第二,比上週穩中有升,盡管沒有拿下任何一個榜首,卻是令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