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慧,華國第六代導演中的佼佼者。

18歲考上華國電影學院導演系,22歲拍出一部反應大學時代美好愛情的文藝電影《絨球》,這片子本來只是她的畢業作品,從導演到編劇到製片她一肩扛,採用的也都是非職業演員,整部片子的預算一共只有三萬六千塊錢,卻硬生生的拍出了高質量,還斬獲了當年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銳導演獎。

《絨球》後來還參加了亞洲電影節的評選,丁慧被選入“亞洲十位未來電影驅動人”之一,被認為是華國第六代導演中的文藝片代表人物。

24歲,丁慧畢業後沉寂兩年的第二部 作品卻是風格一變,拍攝了一部犯罪題材影片《光怪陸離》,講述了三個罪犯陰錯陽差碰到一起,互相算計的奇詭故事。

這部片子故事複雜,結構精妙,頗有點前世著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風格,一推出就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正是從這部片子開始,丁慧顯露出了她的真正風格。

選題詭異,故事以一個令人驚訝的片段開始,劇情劍走偏鋒,拍攝手法獨特、風格中有強烈的個人觀點。

<101nove.ut電影,往往在小圈子裡獲得推崇和肯定。

<101nove.ut片,令人震驚,不過她還是憑藉此片第一次獲得華國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的提名。

27歲,丁慧又拍了第三部 作品。這次她的風格更加明顯。

第一部 是校園青春文藝片,第二部是犯罪題材cut片,第三部居然搖身一變成了鬼片。

《猛鬼快遞員》是當年華國電影票房第三名,講了一個午夜送快遞的惡鬼快遞員的故事,故事裡充滿了暴力場面,令人難以想象導演居然是一個女人。

但這樣的片子卻賣出了高票房,《華國電影》雜志甚至撰文稱丁慧有可能改變cut片在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將小眾品味帶到大眾美學體系裡面。

30歲時,也就是1997年。她拍攝的個人第四部 作品《殺了你好嗎》上映,再度掀起一陣cut片熱潮。

四部作品,從文藝女青年轉變為風格鮮明的cut片導演,丁慧的作品産量並不高。每一部作品卻都能引發爭議和熱潮,算是第六代導演中最有話題性最有爭議性最令人矚目的一顆明星。

周霖重生之後對今生獨有的文藝作品有過不少的瞭解,丁慧就是前世完全沒聽過今生卻鼎鼎大名的一個導演,她的幾部作品周霖也都看了,很喜歡她電影中那些暴力場面黑色幽默軟和鮮明的個人風格。

他真是沒想到。自己居然能在這樣一個場合碰到丁慧,而且丁慧居然是杜維的老婆!

難怪杜維自稱文藝青年,難怪想要投資電影,原來有這麼一個老婆啊!

周霖在新聞上看到過丁慧的照片,落落大方很端莊的樣子。

眼前的丁慧比照片上活潑許多,看著不像是三十歲了,反倒更像是個還沒從大學畢業的女學生,總之很難令人把電影裡那些暴力鏡頭和眼前素淨的人聯絡到一起。

“嫂子你好,我是你的影迷。你的《光怪陸離》,《猛鬼快遞員》和《殺了你好嗎》我都看過。”周霖很誠懇的道。這話可不是恭維。他從來都是一個cut片迷,真的很喜歡丁慧的作品,就像是前世他喜歡塔倫蒂諾,喜歡金基德,喜歡樸贊鬱,喜歡科恩兄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