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看似是一個很平常的一天,然而戰帖早已下達,無論是天華國的大軍還是柯靖城的大軍,都嚴陣以待,為這最後的交手做著準備。

啟星國那裡雖然已經不再提供助力,但是就柯靖城本人來說,他的力量還是很大的。就先不說柯靖城本身就有著自己的易陽軍,雖然被原國主有所懷疑,打壓了不少,但是易陽軍作為柯靖城的親兵,也不是那麼好收回的。

他們個個本領高強不說,忠誠度還十分的高。除了柯靖城的命令,其他人都無法充分調動他們。

除了這些強力的親軍,柯靖城因為個人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也收編了一些士卒。這些士卒雖然比不得他的易陽軍那樣得心應手,但是卻有著一腔熱血,衝勁是十分大的。

後來又加上零零散散的因為不滿雲蘊容新國政而叛逃的武將和手底下計程車兵,柯靖城手裡還真的算是掌握了很大一部分的軍事力量。

因此,即使在現在柯靖城他們已經沒有後援的情況下,天華國這邊也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不過現在,天華國這邊有個爭議,那就是在以柯靖城為主的主戰場,到底由誰率兵迎擊。

發生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柯靖城給陳玉英下了一個戰書。

“你們就這麼不相信我可以戰勝柯靖城,非得攔著我讓我去其他地方麼?”陳玉英被凌思源他們千方百計的攔截。

其實本來陳玉英是不受他們影響的,畢竟她現在是將軍,有著自己的軍隊。可問題就在於這邊境不是隻有她一個主將,飛虎營的主將也還在呢。

也不知道凌思源他們幾個是怎麼說的,讓飛虎營將軍這邊都有些遲疑,覺得是不是應該由他們來作為主力,抵抗由柯靖城親自率領大軍。

陳玉英可以不管不顧凌思源他們的勸阻,直接做主定下,可是在同樣職位的將軍的干涉下,陳玉英就不能擅自做這個決定了。

不然萬一兩軍沒有協商好,誰也不離開這裡去側面戰場接應,那可真是要被敵人給偷了老窩的。

凌思源他們確實是為陳玉英擔憂,而且他們的打算說來也是為了穩妥。

凌思源說道:“柯靖城不管他現在到底如何,至少他在戰場上確實是十分厲害的。玉英你雖然也很有能力,但是畢竟還年輕,缺少和柯靖城交戰的經驗,所以由我們與柯靖城交過手的有經驗的人來是最好的。”

“是啊,陳兄弟,你就帶著一部分人去解決那些柯靖城派出來的分支麼。他們也不是什麼蝦兵蟹將,能力還是很強的。你只要處理了他們,也就是給我們提供了強力的保障,讓我們再無後顧之憂了麼!”

凌思源說完後,就連須浩浩這種平時不怎麼動腦子,只管用武力解決問題的人,都能說出這番十分有道理的話。

陳玉英自然能夠明白他們的好意,可是她的心中還是有一個顧慮,

“你們說的確實有些道理,可是你們別忘了,柯靖城可是指名道姓地給我下了戰書,這要是不回應,豈不是顯得我怕了她,並且丟我們天華國的臉麼?萬一到時候影響了士氣就更不好了。”

陳玉英提出的這個事情也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對方既然已經下了戰書,換人應戰實在是懦夫所為。也許當時柯靖城發這個戰書確實有覺得陳玉英是一個年輕人,想要在這方面戰區一個先機的想法在,可是陳玉英自身,卻並不想給柯靖城這個機會。

她看了看沉默無言的幾個人,十分堅持地說道:“柯靖城的對戰,我非去不可,再怎麼樣,這口氣是不能夠白白丟下的。你們要是實在不放心,可以跟著我啊!柯靖城她只是越戰了我,又沒有說是要對戰我帶來的那支軍隊。”

凌思源他們一聽,都不禁訕然一笑,“是我們糊塗了。”

凌思源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就一直糾結在陳玉英獨自帶兵上面去了。陳玉英雖然是主將,但是沒有特別規定是哪一支軍隊的主將,她率領他們飛虎營抗敵也是可以的啊。思維轉變過來之後,凌思源他們幾個人也都豁然開朗。

於是他們馬上將主要將領都召集起來,制定著這最後一站的部署計劃——

陳玉英帶前鋒軍和中軍以及從京城裡帶來的三分之一人馬從正面對抗柯靖城率領的軍隊;剩下的三分之二再一分為二,和飛虎營翼軍一起抵抗側面的敵人,不讓他們有機會能夠實施繞揹包圍計劃。

因此,現在在開戰前兩軍對壘的時候,柯靖城就看見了在隊伍最前方的陳玉英以及一些飛虎營的熟人。

柯靖城輕笑一聲自己還是沒有坑天華國那邊一把,卻也不會就此放棄,而是以就在戰前給自己的這些兵將做著最後的動員,

“眾位將士,我啟星國的建立,是前人用武器殺出來的一條血路,他們用武力、用不畏、用不留後路建立起了如今這個繁盛強大的國家。我知道,現在我們的啟星國遭遇了很多變故,也有很多人忘記了這段血與淚的歷史,但是,我們作為我們啟星國武力的延續,是堅決不能忘掉這段歷史的榮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現在,就到了我們的關鍵時刻,勝了,我們就可以續寫當年的輝煌!即使敗了,我們也要敗得乾乾淨淨、明明白白,敗得有骨氣,堅決不後退一步,不向對面的那些人低頭。我們要讓對面天華國的人看看,我們啟星國人的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