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遠的大哥方逸芸去了北境便發現自己的處境非常不妙,名義上他是督軍,可是一點兒實權都沒有,他倒是不在乎這個虛名,但是如今的統帥乃是一文人出身,根本不曾打過仗,可謂是真正的紙上談兵。

後果就是兩個:一不能服眾,二不能採取正確的迎敵方式。

方逸芸一開始也心平氣和的和統帥提意見,可是這顧大人雖說帶兵能力不行,但這文人的孤傲和酸腐氣卻是十足的。根本聽不進任何意見,見下面的將領一個個對方逸芸的建議也是應聲附和,更是心中不悅,沒幾日便把方逸芸安排到後軍掌管糧草去了。

雖說這糧草也是大問題,可是光有糧草不行啊!

騎兵是軍隊中的翹楚,而狄國的騎兵更是翹楚中的翹楚,各國對於狄國的騎兵都是極為忌憚的,往年定遠侯的策略都是挖壕溝埋陷阱,限制狄國騎兵的攻勢,用車陣限制騎兵的速度,用長槍方陣破敵。

而這顧大人認為我青蓮乃是正義之邦,怎可用陷阱壕溝這種不上臺面的手段,我們也是兵強馬壯,就應該面對面的光明正大的打一場才能彰顯國威。

可是事實是青蓮本就戰事不多,無論騎兵還是步兵的戰鬥力和狄國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幾輪衝殺下來青蓮士兵就敗下陣來。

可這顧大人卻還不吸取教訓,把失敗的原因都算在將領們身上,帥將離心,這仗還怎麼打,丟幾座城池都是少的。

方逸芸見到如此境況,更是心急如焚,可是卻連顧大人的面都見不到。

眼見著城一座座丟,說心裡不上火那是假的,又不能在普通兵卒面前表現出來,可心裡真是恨不得直接衝到陣前大幹一場。

可巧一天,他運送糧草到前軍,遇到一股迷路的狄國軍隊,方逸芸從小跟父親習武,學習兵法,見到這股狄國騎兵,雖說還未正式打過仗,但是骨子裡的血性讓他不能退避,帶領手下橫衝直撞殺進去,狄國騎兵本就迷路,突然殺出一股軍隊,倒讓他們措手不及,一時間竟被衝散了,倒是俘獲了不少戰馬、俘虜,本來皆大歡喜的事情,可是方逸芸在回程中不慎被流矢所傷,雖說只是腿部的皮外傷,但是血留了不少,看起來很是嚇人。

方逸芸靈機一動,他本是沒有資格單獨給皇帝寫戰報的,這顧大人的戰報他看過就想罵人,每次都是強調為了城裡百姓不得不先撤離再圖後變。

他是督軍,如果傷重肯定要單獨奏報皇帝,剛好可以把情況彙報上去又可以回京把父親換回來,於是便與軍中大夫商議對外聲稱他重傷,定要回京療傷才得以保完全這條腿,這軍醫和他父親乃是過命之交,又對這顧大人多有不滿,哪有不同意的。

方逸芸同時利用父親留下的信鴿,手書一封密信帶給父親,並請示顧大人要啟程回京,顧大人見方逸芸要回京更是恨不得他早些回去,便痛快地批准了。

方逸芸回京路上手書奏章一封,讓驛站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在奏章中,方逸芸並沒有寫顧大人的任何問題,只是把目前戰況和形勢,以及自己重傷一事寫清楚,並不參雜個人感情,這顧大人乃是賢妃的舅父,賢妃頗得聖寵,所以還是儘量少得罪的好啊!

定遠侯得了兒子的密信心領神會,單等方逸芸的奏章到了京城自己這邊好行動,結果沒想到,還沒等到奏章到達,皇帝就下旨召見了定遠侯。

原來是一場意料之外的軍中譁變使得方逸芸的計劃白做了,不過效果卻是一樣的。

喜歡暖心小皇后請大家收藏:()暖心小皇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