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心上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聽到“大喜事”三個字,胡翊就知道,胡惟庸要給他說媒。
前者,胡顯寫信進宮,就提到過這件事。
何況大哥胡顯,二十三歲。
胡翊今年也二十一了。
這個年齡的男子,擱在古代居然還未成婚,已經夠離譜的了。
說起來,這裡面胡翊對於大哥胡顯,還有幾分虧欠。
當年父親投靠朱元璋,元軍四處在抓壯丁,朱元璋的紅巾軍也需要徵兵。
又苦於全家人吃不上飯,胡父便將胡顯這個嫡子弄到戰場上去。
所幸當時的胡翊只有十三歲,從軍小了點。
大哥去到了戰場,靠著軍餉,胡翊在家中得到了讀書的機會,在亂世中過得還算安穩。
胡父終究不忍胡顯去戰場送死,那年胡顯也才十五歲,胡父是個押糧官,胡顯就在父親手裡做個押糧兵。
父子們活動的範圍,幾乎都在大後方,沒怎麼打過仗,由此胡顯雖然從了軍,混了些履歷,卻也沒什麼出息。
胡惟中這個押糧官也是一樣,做的是安穩工作,沒有功勞只有苦勞,這回憑藉著履歷,能留任應天做個京官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
胡翊再次回到叔父的宅院,雖然只是臨時居所,卻有一種久違了的家的感覺。
親人在,家就在。
胡令儀看到哥哥回來,激動地哇哇大哭,一路小跑過來要哥哥抱。
即便抱著,還是在哭,哄不好的那種。
繼母柴氏走過來,也是這兒瞧瞧那兒看看,生怕胡翊身上少了一塊皮。
家宴早就備下了,一頓飯吃到半夜,胡惟中、胡惟庸兩兄弟喝了不少酒,難得這麼高興。
尤其是得知胡翊進宮,居然是為未來的公主診病,這次又為李貞、李文忠父子出力,攢下了強大的人脈。
胡惟庸高興地拉著胡翊的手,拍著桌子,開始發洩起心中的不滿,怒聲道:
“叔父給你說了一門親,你岳丈是戶部浙江清吏司郎中滕德懋滕大人,管著一省的錢糧,她的庶女也是個知書達禮的人,怎奈人家還看不上你,哼!”
胡翊倒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一個從未見過面的女子,娶她猶如開盲盒。
更何況,男子娶妻,妻子長相全憑媒人的嘴說。
除了洞房花燭夜當晚掀開了紅布蓋頭,誰知道自己媳婦長得啥樣?
萬一要是長得漂亮還好說,要是長得能嚇退百萬雄師,胡翊這輩子豈不是生不如死?
胡翊早就想過這些事,他更傾向於自己選中一個,再讓家裡去求親。
所以聽了胡惟庸的話,胡翊不僅不生氣,還挺樂呵的應道:
“叔父,他們看不上就看不上吧,我又何須他們看上?”
胡惟庸拍膝大笑,誇讚道:
“好小子,有志氣,也是你今日在李府露了風頭,給咱們老胡家也掙回了面子。”
胡惟庸心中無比的暢快,口中酒氣亂噴,越說越興起道:
“叔父前日去替你說合,他們滕家不是看不上你嗎?今日聽說了李府的事,忽然就派人前來說合了,又說要同意這門親事,滕德懋的拜帖都親自下來了,哼!”
胡惟庸怒道:
“先前沒起勢的時候,他看不起人,現在起勢了,就又巴結來了?我非得晾著他們幾天,壓壓他們的氣焰。”
胡惟中在一旁勸和道:
“惟庸啊,也不必這樣端著,胡翊後天就要進宮,咱們明天就登門拜訪,把這件事定一下吧。”
說罷,胡父徵求起胡翊的意見:
“你也老大不小了,你大哥的親事說的差不多了,姑娘是武德衛指揮使陳恒大人的嫡女,你也該成個家,早些為老胡家傳宗接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