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岷州、疊州、宕州、成州、武州的情形如何?”

“稟殿下,這些地方都是山高不便之地,我等漢人很少往這些地方去,彼處多為慣於苦寒之地的吐蕃人、羌人佔據,彼等也沒什麼兵力,成州稍好,不過目前已被雄武軍佔據”

“我等漢人,大多居於秦嶺、渭水以北,主要在河州、渭州,這些地方自然與關中地區無法相比,不過比上述諸州要好得多”

“狄道、安樂兩縣尚有丁口五萬餘,河州最多,有十幾萬,渭州類似,加上蘭州,恐怕不下五十萬人,殿下,我說的是漢人,如果再加上吐蕃、党項、羌人,百萬丁口估計也有”

“好!”,李晟基不禁拍案而起,秦嶺以南的部分土地雖然也屬於隴右道,不過他並不想染指,他要的是人丁繁多的河州、蘭州、渭州。

至於更為偏遠的廓州、鄯州,他想都沒想過——太偏僻了,我等世代農耕的漢人就不要跟他人爭奪了。

“你等先答應他,無非將這一萬斛糧食在他那裡多放幾日罷了”

……

七月初,陰山谷口處。

李晟基帶著姚猛的第一師肅立在大草原上,第一師一萬一千人騎兵、馬匹全部是黑甲,萬人的黑甲騎排著森嚴肅穆的大隊,聲勢非常震撼,不過在廣袤的大草原上,也不過就是一個黑點而已。

他們的對面,也排著萬餘騎,也是甲冑齊全,不過與第一師相比就有些不足了。甲冑的顏色光怪陸離,有黑色的、白色的、黑白夾雜的。

李晟基心裡清楚,契丹人以白為尊,中間那五千白甲騎是耶律德光的狼牙都,裡面是皮甲,外面的磨得精光發亮的鐵甲。

左邊那五千騎應該是目前遼國視為第三部迭剌、乙室以外的第三部)的烏古敵烈部,述律平出身於該部,在諸部中最為親厚,都著黑甲。

右邊那五千騎雖然甲冑顏色不齊,不過李晟基也沒小瞧,他們是述律平的屬珊軍。

可以說,遼國最精銳的一萬五千騎都在這裡了,剎那間,李晟基甚至起了催馬上去戰而殲之的心思,不過理智止住了他,先不說能否戰勝他們,自己的媯州還沒到手了。

按照雙方的約定,燕軍先放五萬乙室部的人出來,等媯州那邊交接完畢之後,再放剩下的。

遙遠的,對面的大陣跑出來一騎,只見那騎通體雪白,高大神駿,馬上的甲士則是金燦燦的。

李晟基心裡一動,趕緊也催馬上去。

他還是一身的明光鎧,不過披著一件紅色的披風,與對面那匹馬相比,他的照夜玉獅子就有些自慚形穢了,小了一號不說,還顯露出了老態。

很快,兩騎就在兩個大陣中間站定了,雙方都在打量對方。

對面那騎自然是今年四十三歲的耶律德光了,他一身黃金打製的甲冑,鳳翅金冠,兩耳下面垂著兩根羊毛球節,白色披風。

與往年相比,耶律德光顯得蒼老了許多,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拜對面這位所賜。

而李晟基卻是正當盛年,頜上頜下修建的整整齊齊的短鬚沒有一絲白色。

“大汗一路過來可好”,李晟基耍了個心眼,沒有稱呼他為“陛下”,而是大汗,表面上看也無不可,不過耶律德光知道這人是在暗諷他胡人的身份。

“燕王有心了”,其實耶律德光剛才一見到那萬餘黑甲騎,心裡也有些恍惚,他與原河東節度使的黑鴉軍交過手,知道彼等的厲害,想當年,李存勖七千黑鴉軍便打的耶律阿保機十萬騎倉皇逃離,沒想到他的後人竟然練出了萬餘騎。

“難道天意如此?”,他暗暗嘆息道。

而眼前的李晟基他以前還沒見過,眼下見了也有些疑惑,此人也就是身材高大些,挺拔些,一看就是軍人出身,面相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李晟基卻沒理會耶律德光在想什麼,他將右臂高高舉起,隨即身後便傳出悠長的牛角聲。

不多時,從陰山谷口那一側湧來大批的人,當先的是一輛大車,車上坐的正是耶律突欲一家子。

等五萬人全部走出來後,耶律德光回到本陣,一萬五千騎分成兩個部分,五千騎在前面開路,一萬大軍在後面壓陣,中間裹著那五萬人。

李晟基也帶著第一師經定北城回到雲州,然後再蜿蜒向東,半天后抵達媯州治所所在的懷戎縣。

那裡,另一處交接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