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雙方談判之時,李晟基將燕軍的政務系統又做了一些調整,正式設立了政務院,下面設立吏、戶、禮、刑、工五部,度支司一司,禮部下面加設醫護司,由燕軍最有名的安道之老醫生擔任員外郎,他同時也是大同醫院的院長。

又設立樞密院,專門管理軍隊事宜。

至於洛陽政府的非議,李晟基現在管不了這許多了,他已經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他們了,從現在開始,各安天命了。

這日,相關人等齊聚一堂,等待燕王大人新的人事任命。

燕軍發展到現在,在用人上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各部的吏員全部來自雲中學院,這些人到各部歷練一番後便派到各地,特別突出的又會調到大同擔任各部高官。

至於歷史上那些名人,燕軍旗下也有一些,不過李晟基用起來反而覺得不如雲中學院畢業的人好用,最後一想就明白了,越是有名的人執念越深,對燕軍的一切內心的抵抗越大,不過雲中學院畢業的學生做吏尚可,讓彼等一下子坐上坐上更高等級的位置就有些力不從心了,這也是他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另外,吏部的作用現在越來越小,遠不如其它各部有用,這也是因為燕軍目前地盤較少、人口不多,多數事情可由李晟基一言而決,不過今後就不行了,燕軍的軍隊已經打出名堂了,而文官體系還處於初創階段。

這事兒他心裡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不過不能在會上說。

“燕王到!”,隨著門口的郭耀一聲大喊,李晟基走進了外書房,後面緊緊跟著年方十六的鄭則冠。

李晟基抖了抖袖子,瞟了一下在座的各位,心裡也是百感交集,九年時間,這些以前都是普通人,經過自己的耳提面命,竟一個個登上了高位,且基本沒犯什麼大錯,沒準將來在史書上也會留下重重的一筆。

這裡面自己的功勞自然最大,不過燕軍看似烈火烹油,花團錦簇,李晟基卻自己知自己事,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還健在的基礎上,一旦他不在了,很快就會煙消雲散,這也是他今天要解決的事情。

“咳咳”,李晟基清了一下嗓子,“在宣佈各部上官的任命之前,我先說幾件事情”

“假若我不在了,燕軍將何去何從?”

眾人沒想到李晟基一上來就丟擲這個話題,都相顧茫然,有心的人也琢磨到他的弦外之音,不過這確實太敏感了,沒有敢出頭。

“大人”,季無憂站起來了,“我等自會全心全意擁立世子,繼續燕王的大業”

“我等自會全心全意擁立世子,繼續燕王的大業!”,這時,包括李承基、歐陽浩、姚猛在內,所有在場的人都站起來大聲說道。

眾人也很忐忑,怎地燕王今天無端端說這些作甚?他們實在很難想象燕軍沒有了李晟基會發生什麼。

李晟基內心一聲長嘆,一陣濃濃的孤獨感環繞著他。

不過現在與他們說這些也沒有用,看來還是要自己硬著頭皮上了。

“國之大事,在於立法、司法與行政,何也?立法便是建立法典,使境內官員、百姓有法可依,行事便不會偏頗,司法便是按照制定的法典去判斷某人是否違法,違法之後如何判決,行政便是在法典的允許下,施行各項政事,也便是六部以及各軍、各州、各縣、各鄉大小官吏要做的事”

“有了立法、司法與行政還不行,還有軍隊啊,遇到涉及到司法與行政的事,司法與軍隊的事,誰來協調?對外交往由誰出面比較合適?是立法衙門的長官,還是司法衙門的長官,抑或行政衙門的長官,或是軍隊的長官?都不行,所以,一國還需要一個最高首領來做這些事”

“以下你等都仔細聽著,並牢牢記住!”

“燕軍的最高首領是燕王”

“立法的最高衙門叫議事會,為何叫議事會,如何行事,等會兒再解釋”

“司法的最高衙門叫大理寺,最高首領叫大理寺卿”

“行政的最高衙門叫行政院,下設五部,最高首領叫……丞相,各部長官還叫尚書,各部尚書直接向丞相負責,丞相向燕王負責”

“立法、司法、行政分開設立,若無特殊情形,不可兼職”

“軍隊的最高衙門叫樞密院,將兵部的全部職能放到樞密院,樞密院長官直接向燕王負責,無論何時,軍隊的最高首領都是燕王”

“另設按察司,負責監督大小官吏以及軍官,按察司長官直接向燕王負責”

“另設情報司,直接隸屬於燕王”

“立法衙門議事會的成員包括各部的長官、軍隊的長官、司法衙門的長官、民間百業有見識的、有擔當的百姓,官民比例嘛,從現在開始,官八、民二,一百年以後,官民各佔一半,今後凡是制訂新法、修訂法律,必須由議事會六成以上透過才可正式頒佈實施,如果達不到六成的,我還在的時候由我一言而決,我不在了,重新修訂後再表決,以三次為準,三次還達不到六成的,由下任燕王決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