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符昭怡(第1/2頁)
章節報錯
晉州今臨汾市),建雄軍節度使府。
節度使、今年四十一歲的符彥卿正和一位溫婉綽約的少婦說話。
只見那少婦約莫二十出頭,面板白皙,柳眉大眼,鼻子、嘴巴都很小巧,頭上戴著貂鼠臥兔帽子,穿著大紅對襟夾襖,下面露出軟黃裙子,面相雖然溫婉可人,眼神裡卻有一股英氣。
符彥卿目前正處於人生最鼎盛的年紀,白麵長鬚,烏油油的頭髮沒有一絲白色,與往年相比,更多了幾分威勢。
“怡兒,為父前幾日與你說的事情,不知你意下如何?”,符彥卿抿了一口茶水後,對著那少婦說道。
原來這少婦正是符彥卿的長女,符昭怡,他十五歲那年嫁與河中節度使李守貞之子李崇訓,李崇訓死後便又回到孃家寡居至今。
符彥卿見自家女兒長期住在孃家也不是事,便想將她嫁給張敬達的老二可憐的柴榮,今生是沒有機會娶這位符皇后了),前幾日給她說過之後便讓她考慮考慮。
此時的風氣還比較開放,女子死了丈夫再嫁的比比皆是,郭威的夫人柴氏也是如此。
聽到父親的話,符昭怡略皺了皺眉頭,半響才說:“父親,孩兒思量過了,今生非大英雄不嫁”
“大英雄?”,符彥卿瞪了自己女兒一下,“張家老大病勢沉重,鄭王的爵位多半會讓他家老二承襲,你一個寡婦,嫁給一位正一品的王爺,人家年紀又輕,這樣的人家打著燈籠也找不著”
“再說了,你想的大英雄,多半是四五十歲的老頭子,難道你想嫁給這些人?”
“誰說的?”,符昭怡脫口而出,不過很快就意識到自己操切了,臉上閃過一絲飛紅。
“哦?”,符彥卿瞥了一下自己的女兒,心裡暗忖,“難道她已經有了中意的人選?”
說起天下英雄,符彥卿自己覺得屈指可數,不過符昭怡一個女兒家,想的可能跟他這樣一個大男人不一樣。
“難道是皇上?”,李重美還不到三十歲,又生得一表人才,如果她想嫁入皇家也不是不可以,那樣的話符家就更穩固了。
“抑或哪位青年才俊?”,符彥卿在腦海裡盤算了一下,當世的青年才俊倒是有一些,不過現在都是普通的軍將,無論如何稱不上“大英雄”。
“那以怡兒來看,天下何人能稱得上‘大英雄’?”,符彥卿假意問道。
“父親,以孩兒來看,當今之世,能稱得上大英雄的只有一個半”
“一個半?說說看”
“先說那半個,故齊王高公行周,此公武藝高強,為人又俠肝義膽,晉安寨之役,明知必死為之,忠勇豪邁之氣盡顯,可惜死的太早,否則就不是半個了”
聽到女兒這話,符彥卿頓時有些不樂意,為父在晉安寨之役的功勞不必高行周小啊,難道還當不得一個“大英雄”稱號,還連半個都排不上?
符昭怡卻沒有體會到父親的心思,繼續高談闊論,“另外一個自然是當今皇族,欽封燕王的李公晟基,此人崛起於微末,短短數年,先後擊敗義武、盧龍、河東、契丹、定難數軍,戰力之強,當世矚目,當得一個勇字”
“又兼文才,所做詩句大多慷慨豪邁,彌久不衰,善撫黎民,境內豐衣足食,人心之所向,當得一個智字、一個仁字”
“洛陽之事,受屈下獄仍殫精竭慮救出雍王殿下,當得一個忠字”
“河東戰事,居功至偉,在朝廷沒有更多的封賞之下,不像那投奔敵國的安審信,依然安之若素,當得一個禮字”
“為了區區一個部屬,不避強敵,不遠萬里北上接應,當得一個義字”
“仁義禮智信勇皆備,放眼天下,又有何人可匹敵,女兒見識短淺,尚未知也”
看見女兒慷慨激昂的樣子,符彥卿心裡也有所觸動,自己仔細一思索,還真是如此。
“那你的意思是讓我同意李晟基的邀請,領兵北上嘍,不行,沒有朝廷的旨意,為父斷然不能擅自出兵”,李晟基的使者還在節度使府裡沒走,正等著符彥卿的回應。
“非也”,符昭怡突然臉色又有些羞紅,聲音也低了起來,“父親,以燕王與當今的交情,皇上多半會同意,父親不如早做準備,譬如先拿下汾州的陰地關,一旦朝廷朝廷旨意到了,即可揮軍北上”
“至於李……燕王那裡,您可以先不告訴他自己要出兵的意思,就說只要他娶了我……您的女兒,就即可出兵,現在佑國軍強敵環伺,可依靠的外援,除了父親您,其他的都微不足道,燕王內中只有一位結髮妻子,一定會同意這個條件……”
“你……”,符彥卿看著自己的女兒,半天說不出來,半響一揮袖子起身走出門外,“你都給為父安排好了,我還能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