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兩路中,北邊一路尤為兇殘。

室韋,是中原民族對居住在黑龍江中上游流域,包括今天呼倫貝爾大草原、黑龍江北部的各部族的統稱,這些民族既包括後世的北方某族,還有鮮卑遺種,野女直,契丹等東北遊牧、漁獵民族,由於都講東胡語,各個民族便聯合起來霸佔了黑龍江中下游一帶。

室韋人雖然人口眾多,兇悍有力,但還不是一個有組織的部落,也沒有出現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所以契丹族雖然人口不多,但出了耶律阿保機、耶律德光父子,再加上有效利用了中原的一些官制、軍制,其他部族就不是對手了。

在契丹國的管理中,室韋處於第二層級,亞於有統軍司、招討司管轄的部族,像東海女直就處於更外圍的第三級了。

北路室韋部族騎兵的首領是一個叫兀立都的勇將,是現任室韋可汗的大兒子。

室韋大軍跟著耶律德光南下時除了正常的打草谷,倒還沒有特別的舉動,現在獨領一軍了,東北原始部落的兇狠、殘忍便暴露無遺。

從東皇村進入盂縣西邊的谷地後,一個非常大的鎮子便出現在他們面前——大王鎮,是盂縣人口第二多的地方,出了這個鎮子繼續向東走便是盂縣縣城了。

北路步軍帶隊的正是劉知遠的同母異父弟慕容彥超,外號“黒麻子”的便是。

兀立都讓慕容彥超帶著五千步軍將鎮子團團圍起來,將出來“勞軍”計程車紳殺了,五千騎便衝進了鎮子。

兀立都讓鎮子裡所有人都聚到街道上,威脅有隱瞞人口的就殺光全家,等所有人都出來了——包括尚在懷抱中的幼兒,兀立都又讓年輕女人站到一邊,然後讓部分士兵守在每家每戶門口,剩下的人驅馬反覆衝殺,將站著的其他人全部殺死,沒死的也紛紛補刀殺死,更有甚者,他們看到滿街哇哇大哭的孩童、嬰兒,竟用騎槍一個個挑起來扛在肩上取樂。

胡人的兇暴,連一向自詡兇狠的慕容彥超也自嘆不如。

屠了大王鎮,洗劫了全鎮的財物、糧食,兀立都、慕容彥超帶著繳獲浩浩蕩蕩殺向盂縣。

沿途他們就像蝗蟲一樣,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盂縣的縣令按照李晟基、周瑜事前吩咐的,主動投降了,不過兀立都、慕容彥超卻不吃這一套,又是一場屠殺和洗劫,縣衙全套人馬被殺了個乾乾淨淨,縣城裡的除了年輕女人也被屠戮一空。

他們在縣城休息了一個晚上,將屍首堆在一起燒了,卻沒有帶著繳獲和人馬南下,而是分兵四處,到處燒傷搶掠,整個盂縣都是一片屍山火海。

到了第三天,他們才想起了自己還有南下圍困平定州的任務,趕緊帶著繳獲和人馬匆匆南下。

快接近平定州時,他們接到了耶律德光和石敬瑭的命令,讓他們撤回太原,但原因也沒說。

自然是耶律德光、石敬瑭二人接到了中路軍被全殲的訊息,心膽俱裂之下,趕緊讓兩支還在盂縣、樂平縣“打草谷”的軍隊撤回來,至於不說原因,自然也是為了穩住軍心。

沒想到兀立都、慕容彥超二人殺紅了眼,加上一路繳獲頗豐,估計平定州的繳獲更為誘人,竟沒有按照耶律德光、石敬瑭二人的命令原路撤回,而是繼續南下,向前來通報的騎兵說他們將繞過平定州,從壽陽撤回去。

南路的胡騎統領是契丹國烏古敵烈統軍司的祥穩。

所謂烏古敵烈部,實際上就是前大唐北邊、西邊的鐵勒九姓、十五部中的拔野部。這一部很早以前被稱為丁零部落,後來衍化出高車部,再衍化出鐵勒部,最後以拔野部的面目出現在回鶻汗國中,並且是回鶻汗國的核心部族。

烏古敵烈部融合了拔野部及其他一些以前在回鶻汗國中講突厥語的部族,回鶻帝國被契丹滅國之後,烏古敵烈部便投降了契丹,契丹也將他們視為契丹族以外的核心部族。

這五千騎的祥穩正是契丹國烏古敵烈統軍司的祥穩拔野溫,步軍統領則是石敬瑭的弟弟,前不久剛從洛陽回來,和李繼基交換過來的石敬威。

拔野部畢竟經過突厥、回鶻、大唐十幾代的融合,文化程度遠高於室韋從高車的族名就可見一斑,能製作大車輪的遊牧民族可不簡單),石敬威也不如慕容彥超兇殘。

到了樂平縣之後,拔野溫則是大肆搶奪搶奪青壯人口、糧食、財物,人口準備帶回去做奴隸,石敬威倒是有所收斂,不過看到胡人搶的歡快,他手下的部將就不樂意了,最後無奈之下,石敬威也只好放任自流了。

如此一來,南邊的殺戮雖不如北邊血腥,但也殺了上萬人口,大部分青壯也被劫掠一空,結果與北邊相差無幾。

由於要搶奪人口、財物,南邊的進展比北邊還慢,不過他們還是攻佔了縣城,平樂縣城的縣令等人石敬威倒沒有殺掉,不過城裡的有錢人家可就遭殃了。

他們也很快接到撤軍的通知,雖然沒有說原因,但拔野溫、石敬威一猜之下,估計不是北路、中路出了問題,便是太原那邊出了問題,洗劫縣城後,便帶著繳獲的人口、財物、糧食從原路返回了,樂平縣到平定縣之間的老百姓總算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