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諜影(第1/2頁)
章節報錯
只見前面的河灘上大約有三四百人,有近百人雙手握著橫刀攔在斜坡的盡頭,剩餘的各個張弓搭箭對準了他們,當先一個正是郭威認識的鄭恩!
斜坡上的所有河東軍都是一手抓著荒草或灌木,唯恐掉到河裡,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
“郭將軍,別來無恙乎?”,鄭恩得意洋洋地拽了一句。
戰鬥完全沒有懸念,郭威無可奈何地投降了,他這是第二次投降了。
除了少數人抓著荒草或灌木爬到了上面的山上逃走了,大部分人都投降了,此役,鄭恩俘獲兩千人。
至於前面的騎兵,當然是接到李晟基的命令後秘密南下的薛矩了。
當送來的進一步改進後的五十把蹶張弩樣品莫名其妙地少了一把,季無憂自請處罰後,李晟基就意識到平定州出了內奸,這次讓薛矩南下他沒有透過季無憂,而是秘密派王存章去完成。
至於內奸是誰?他決定放長線釣大魚。
五十把蹶張弩是一個月前從承天軍是運過來的,押運的是李承訓第九都計程車兵——一百名長槍兵。
運到平定州後,直接送到了刺史府二進,由於抵達平定州的時候天色已晚,就沒有馬上清點,二進是平定州大小官吏辦公的地方,主要是季無憂、劉繼思辦公的的地方。
季無憂下面有軍曹、倉曹、工曹、礦監,平定州一帶幾乎所有軍政事務都由他在管理,下面有曹官、錄事二十人。
劉繼思主要管理農事,包括農田水利、開墾新田、糧稅,加上幫著李晟基處理刺史府的對外事宜,其實擔子也不輕。
蹶張弩送來後,由於是軍事物品,這就需要軍曹、倉曹、工曹三人同時檢驗,軍曹主要負責數量,工曹負責質量,比如尺寸、重量是否合規,機括是否靈便,二人檢查完畢之後,就可以交給倉曹入庫了。
嚴格統一重量、尺寸正是李晟基對蹶張弩下一步的改進計劃,現在的蹶張弩雖然是將零部件分開打散製作的,但仍然存在重量、大小不一的毛病,現在想利用這些弩裝“望山”進行瞄準練習困難很大,也就是進行大概的瞄準練習。
對敵時想用弩進行遠端狙擊基本沒有可能,除非個別士兵能熟練掌握自己那把那把弩的具體效能,摸透之後調整射擊姿勢才有可能。
但這不是李晟基所想的,全部一模一樣的弩,準度和狙擊,就是他下一步的計劃。
根據與軍中以及工匠們的商議,李晟基將蹶張弩所有零部件的尺寸、重量以及製作工序進行了細化,而這五十把弩正是細化後製作的第一批弩,原本是運到平定州等李晟基等人的檢驗透過之後再大批次製作的。
結果晚飯後,軍曹盤查數量時發現少了一張弩,再檢視單據,從承天軍出庫的確實是五十把,上面還有承天軍具體看守倉庫的人以及倉曹高逢瑞的畫押和印鑑。
承天軍的軍曹、工曹、倉曹全部是由橫刀都受傷退伍後計程車兵擔任,軍曹負責訓練計劃、士兵檔案、功績、輜重的管理,工曹負責尺寸、重量標準及境內所有工坊的管理,倉曹負責出入庫及物資日常的維修、養護管理。
各曹下面還有錄事多人,也有一部分是退伍士兵,但大多數是新加入的文人。
李晟基甫一得知此事,還以為只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失誤,就讓季無憂自己查清楚。
不過季無憂後來的彙報卻讓他感到事情沒那麼簡單。
根據季無憂的講述,承天軍發貨那端沒有問題,高逢瑞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他親眼看到那五十把弩裝上了大車才畫押蓋章。
沿途的運輸也沒有問題,大車裝了十個木箱,每個木箱裝了五把弩,從承天軍到平定州都是佑國軍的轄區,也沒出什麼問題。
運到刺史府後,直接停在前院,前院一直有五十名橫刀都士兵看守,就是吃飯、睡覺也有人值守,他們都說沒發現什麼異常。
在吃晚飯的時候,有一名士兵在院裡值守,這也很正常,刺史府大門外有五名士兵,足以應付各類突發事件了,院裡就不需要更多的人值守了。
這名士兵叫崔行,是崔橫的弟弟。據他講述,晚飯時有兩人接近過那輛大車,一是住在後院的姚琢、姚萱兄妹,後院的晚飯比前院要晚一些,這兩位都才七八歲,當時二人正在玩捉迷藏的遊戲,由於大車正好停在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的院牆的角落,大車與院牆之間有一小段距離,姚萱便藏在那裡,不過最後姚琢還是找到了他。
另外就是後院的丫環小桃到前院來找兩位少爺、小姐回去吃飯,找到後就走了。
李晟基聽到後便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