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陛見(第1/2頁)
章節報錯
果然,不出薛文遇所料,薛文遇走後沒多久宮裡就來人傳李晟基進宮。
李晟基穿上二品節度使的官服,有些忐忑不安地跟著三個太監出了立德坊,並沒有直接穿過立德坊正西的宣仁門,而是從宮城與立德坊之間的甬道徑直向南,李晟基也不敢問為什麼,只是悄悄瞧了一下宣仁門,一個年紀大一些的太監瞧見了笑著說:“蔚公,這宣仁門可是通往東城,大臣們辦公事的地方”
李晟基一聽額頭上不禁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在這皇城,自己可得小心一點,搞不準就會鬧出大笑話。
從甬道向南走到盡頭便是洛水了,沿著洛水邊的街道再向西,一座巨大的石橋邊出現在眼前——天津橋,橋的兩端都有不少士兵守衛。
在石橋的北面盡頭有一扇較小的宮門,“這是左掖門”,老太監說。
一個小太監在前面提著燈籠,老太監在中間領路,李晟基緊緊跟著,他後面還有一個小太監也提著燈籠跟著。
走了不到一刻的時間,面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廣場,兩側還有密密麻麻的營房,中間是一條寬闊的甬道,甬道兩側站著上千身著明晃晃盔甲的高大士兵,士兵都手持長槍大戟,身形挺拔、肅穆地在兩側排著,一眼望去,就像兩排人型雕像,蔚為壯觀。
老太監帶著李晟基穿過甬道,李晟基不禁暗想,為何如此?下馬威?不至於啊,他也不敢問老太監,只得跟著他穿過長槍大戟叢林,走了約莫半刻時間才到叢林盡頭。
“這些都是殿前司的兵馬”,老太監一邊走一邊介紹著,還暗暗觀察李晟基的神色。
李晟基倒沒有懼怕或者震撼,以前參加國慶閱兵時那些方陣才叫震撼,與那些相比,眼前這兩排只能算小兒科,他根本沒理他們,而是在暗自琢磨李從珂的用意。
這處廣場應該是殿前司的校場,周邊的房舍便是他們的住處了,這種在夜晚還排成兩排“迎接大臣”的架勢明顯不是常規安排。
很快有一座更加威武壯觀的城牆出現在李晟基面前——宮城到了。
“蔚公,前面有四座城門可入內宮”,老太監又開口了。
“共有四門,曰重光門,曰明德門,曰應天門,曰長樂門,蔚公想從何處入宮?”
李晟基心想你們早就安排好了,沒得來消遣我,口裡卻說:“全憑公公做主”
老太監笑了一下道:“皇上安排蔚公從明德門陛見,蔚公可要記好嘍”
“明德門?這是什麼意思”,李晟基不明所以,心中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媽的,進個宮還搞這麼複雜,這李從珂以前也是軍人出身啊,他到底要弄那般?
一行從明德門進了皇宮,又七穿八折之後來到了一座廣場,廣場的規制比剛才殿前司的校場小一些,也沒有安排軍卒站立。
不過廣場前面卻赫然出現了一大片建築群,中間一座大殿極為壯觀,兩邊的略矮一些,夜色中建築群依然藏不住巍峨、龐大和威嚴,這時遠處恰好傳來了“咚咚咚”厚重的鼓聲——晨鐘暮鼓!
李晟基看著眼前這片匪夷所思的建築群、厚重的鼓聲恍如隔世,呆呆地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最後還是在那老太監的提醒下才邁開腳步繼續向前走。
來到前面那座最高大的宮殿前,只見殿門口上方掛著兩個巨大的燈籠,“含元殿”三個大字龍飛鳳舞,好像在向李晟基示威一般。
“含元殿可是洛陽宮最大的宮殿”,老太監又開始炫耀了,李晟基聽了也沒說什麼,只是頻頻點頭而已。
含元殿門口有兩個身材高大雄壯的軍卒手握橫刀、兩腳叉開站著,“這是陛下的從軍直”。
進到大殿,只見殿裡面燈火輝煌,不過在大殿盡頭的燈光卻暗淡了許多。
五十步開外的盡頭,有一張高高的金色座椅,一個人坐在上面,不過太遠了看不太清楚模樣。
李晟基在殿中略走了幾步就跪下了,“臣,佑國軍節度使李晟基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萬歲”,三叩九拜之後就將頭伏在地上一動也不動。
“向前些,讓朕瞧瞧”,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李晟基心中的草泥馬又如約出現了,真是的,你也不喊“平身”,難道讓老子一路跪過去?
罵歸罵,他動作倒快,跪著向前走了幾十步,也不敢抬頭,正要繼續向前走,“行了!”,那聲音又傳來了,不過這次卻清晰了許多。
“抬起頭來”,李晟基趕緊抬起頭。
只見十幾米遠的高臺上,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高高坐在上面,一身金色袞龍袍,金色唐巾,身材雄壯,面色卻有些憔悴,兩個眼圈黑黑的,一看就是缺乏睡眠操心過度所致。
高臺周圍沒有燈火,那人隱藏在暗處,不過李晟基視力絕佳,藉著他處的燈光還是瞧了個清清楚楚。
他心裡還在納悶,就接見我一個人,怎麼選了一個這麼大的宮殿,這宮殿不說早朝議事,接待外賓也夠了,裝幾百人都綽綽有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人盯了李晟基足足有半刻鐘,看得李晟基心裡發毛。
“取水來,讓李將軍洗洗,去去汗”,李晟基一聽大驚,這下糟了,這一洗之下不就露餡了?
趕緊說道:“微臣不熱,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