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永安公主的賞花宴之後,蘇怡安再度悶在了家裡。
陳氏與宣國公本想再帶女兒出去轉幾次,結果卻被拒絕,正如女兒之前所說,她就是想出門去看看那個崔洵哥哥,除此之外,對其他並無興趣。
於是,他們只能看著女兒再度沉迷寫字繡花畫畫下棋,對了,還有一項廚藝。
本來兩人是有意見的,但當女兒的字初見風骨,陳氏和宣國公一人多了一個女兒親手做的荷包,每日裡飯桌上都能吃到女兒專門安排或者親手所做的飯菜後,這點兒糾結與意見立刻被盡數拋到腦後,兩人滿心都是對女兒出色的滿意與驕傲。
哎,就說其他人家,誰家閨女能像他們家恬恬這樣可愛懂事呢?
今天的陳氏同宣國公依舊是女兒吹。
和心情甚好的父母不同,最近的蘇怡安有點小小的煩惱,這個煩惱就是當她下定決心之後,突然發現自己想要著手做些什麼事情時,有點毫無頭緒。
她趴在書房裡的桌案上,對著空白一片的宣紙,陷入了糾結。
蘇家當年因被捲入嚴氏謀不軌答案獲罪被誅,這點她很清楚,那個時候尚且天真的她對朝堂與後宮的波譎雲詭一無所知,即便是事後想起來,也有很多東西看不清楚。
就拿如今來說,蘇家想要避免過去的命運,不是隻要解決那個現在尚不知在何處的罪魁禍首嚴琦就好,那樁牽連甚廣的血案,還牽扯到朝堂之上諸多勢力,涉及皇子們與帝王的交鋒,前朝與後宮的對峙,種種因由交纏,最終導致了驚天血案。
這些東西,身在局外尚且看不清楚,更別說曾經置身其中的蘇怡安了。
她對這些當真是完全不擅長,正如她曾經感嘆的,有些人看一眼就明白還能舉一反三,而有些人則榆木疙瘩死活不開竅,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崔洵,後者的代表人物是她。
蘇怡安仔細回想著她曾經和崔洵經歷的一切,然而越回想越洩氣,越思考越迷茫,看崔洵做事有的放矢舉足輕重,擺在她自己面前,卻只有滿目茫然毫無頭緒。
崔洵能從一團亂麻之中精準的找到解決問題的線頭,她卻只能見招拆招,扒拉到哪個是哪個,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挨個解決。
在宣紙上猶猶豫豫的寫下自己記得的零碎內容,將覺得能做的事情一點點提煉出來,結果幾大張寫完再精簡提煉時,才發現自己果真不是能混官場的料。
她最有能力最有勇氣那幾年,是跟在崔洵身邊滿心滿眼複仇大計,遵從他的話按部就班的做,想來,就是那個時候起,她對他的信任和敬畏到達了頂峰。
複仇成功之後,崔洵照舊強悍,她卻是徹底失了目標,如果不是那時候已經嫁給崔洵,她應當是會去江南找阿惟,然後在那裡度過剩下的餘生的。
可是,她到底沒走,還是留在了帝京和崔洵一起。
他希望她留下,他想要她陪他,那她就努力做好一個妻子的本分,即便崔洵在很多人眼裡已經不是完整的男人,但在她心中,他就是最優秀最,這個男子漢脾氣越來越壞,脾性陰晴不定,掌控欲強且睚眥必報。
不過,遇到崔洵,當真是她遭遇人生噩夢之後那唯一的一件好事了。
書房裡很安靜,只有毛筆落在紙上的輕微聲響,蘇怡安筆隨心走,寫完才發現自己筆下出現了許多崔洵的名字。
聞著近在咫尺的墨香,她嘆了口氣,不再逼迫自己,還有六年,她有時間可以慢慢來多多努力。
不擅長的她只能努力,至於擅長的,她仔細想想,卻發現自己後來已經被崔洵護得凡事都不大操心了。
前些年為了複仇,崔洵還願意同她一起籌謀,同她分析商議,後來仇人收拾得差不多之後,就是他在朝堂與京城興風作浪,惹來無數非議的同時,還多了更多的仇敵與同黨。
對那個時候的崔洵來說,那樣活著讓他舒心快活,是他的興趣和愛好所在,她插不進去手,也看不明白,只能安靜乖巧的做她被禍國奸佞寵愛的狐貍精,盡可能的照顧好他。
所以仔細想想,她現在依舊這麼不長進還是有理由的。
只是,如今會幫她給她指引的崔洵不再,她終究要學著自己重新在走完一條人生路了。
宣國公府近日裡十分熱鬧。
忙裡偷閑的宣國公剛回府,就被妻子笑花了一雙眼,看妻子輕嗅著手中新合的香料,他湊過去也聞了個新鮮。
“香氣清雅,不錯。”作為錦衣玉食的勳貴子弟,宣國公對此也算稍有研究,聞完就給出了還算可以的評價。
陳氏將小巧的盤錦香爐放到一旁,和丈夫分享喜悅,“這是恬恬新合的香,香氣清雅還有助安眠,正準備放在家裡的香鋪中試賣看看,雖然不清楚她為什麼突然有這樣的念頭,但既然她喜歡,我就準備讓她試試看。”
“既然恬恬喜歡,也不是多貴重的東西,那就盡管試唄。”宣國公依舊心大。
“除了新合的香,恬恬還想做花露,我想著把咱們手裡那幾個莊子給她,隨便她怎麼玩,也算是打發時間了。”陳氏溫聲道,女兒是真不愛出門湊熱鬧,她也就只能在這些地方發力了。
“花露?”宣國公起了兩分興致,“說起來最近京裡來了不少西域和海外客商,我倒是見了幾次他們賣的花露,有些一般,也有一些挺特別的,我正想著買來給你和恬恬圖個新鮮,這下子看來要早些下手了,省得被人搶完。”
“你又打算往家裡買東西?”陳氏似笑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