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萬萬沒想到,羅瑞恆居然為他專門設了一個終身成就獎,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榮譽,在座的人誰不想要?

這個獎卻又是一個巨大的坑,所謂“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榮譽的確人人都想要,但太過沉重的榮譽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

就比如高遠,即便不提渾天寶鑒,他也有命門之火理論傍身,三年之內必拿三豐獎。

再過個幾十年,高遠光憑命門之火理論也足夠拿終身成就獎。

可是現在高遠才二十歲,一個還應該在武校裡聽教授們傳授的年紀。即便呼聲再高,成就再顯赫,能力再突出,天賦再無敵,二十歲拿終身成就獎也太著急了一點。

畢竟在會場裡,有一大堆七老八十的老頭子呢,甚至還有幾個超過百歲,見證過武道時代開端的人瑞呢!

高遠怎麼想都覺得這個終身成就獎是個坑,這要是拿了,一定會被全國人民罵的狗血淋頭。

“羅瑞恆,你陰我……”高遠明知道被陰了,卻有苦說不出,只能保持笑容。

一通渲染氣氛之後,羅瑞恆道:“下面請允許我頒發《武道》雜志年終盤點第一個終身成就獎。”

大家都屏住呼吸,想要知道這位開天闢地的獲獎者究竟是誰。

羅瑞恆道:“這位獲獎者,是得到了長孫可,田園,商文遠,茹天賜,羅瑞恆,辛中正,李東安,向闊海,杜煌,孟逍遙,雲鶴鳴,寧烈,彭君彥……等評委會委員的提名,進入評獎視野的。”

他一口氣說了二十幾個人名,包括了武道界,研究界,工程界,武器界,藥學界,教育界等等各個跟武學有關領域的頂尖人物,其中好多人剛剛獲獎或是成為頒獎嘉賓,一些人還掌管著各自領域的極大權力,可以說代表了華夏的武學最高水準。

這個獲獎者能夠得到如此眾多名人的提名,可想而知水平一定非同凡響。

大家更為期待了,等著見證一個傳奇的誕生。

高遠卻是每聽到一個名字臉皮就抽搐一下,心說你們都上了羅瑞恆的當……

羅瑞恆還在繼續:“……評委們公認,這位獲獎者的研究開創了時代,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頭。他是武學的燈塔,亦是武學的未來;他是武學的預言家,也是武學的後繼者;他是無所不能的天才,也是名動天下的驕子;他是引領時代的巨人,也是謙遜好學的生徒……”

臺下有些騷動。

羅瑞恆的這些評語有點奇怪啊。

燈塔,預言家,天才,巨人,這些單詞用來形容終生成就獎的得主的確是再合適不過。

但是“未來,後繼者,驕子,生徒”?這幾個詞確定不是在誇獎某個還在武校裡修煉,尚未畢業的年輕人嗎?

難道……這個獎項要頒發給一個還沒畢業的年輕人?

大家想到這個可能性,卻立刻就自嘲般的搖起頭來。

怎麼可能,終身成就獎,一聽就是頒發給那種年紀很大,一生為武學做出過極端重大貢獻的人。絕對不可能頒發給一個年輕人的。

臺下的反應早就在羅瑞恆的意料之中,他繼續道:“大家請安靜……在我們當初設立這個獎項的時候,就為獲獎者訂立了一個標準。那就是,他的貢獻必須要能夠影響一個時代,要有開創性,要有前瞻性,要能改變我們的世界!”

“嘩……”這番話又引發了一陣竊竊議論。

羅瑞恆的評價也太高了吧,最近一些年有這樣的貢獻嗎?

仔細想想最近十年的三豐獎,雖然每個得主都是實至名歸,卻也達不到同時擁有“開創性”和“前瞻性”這兩個標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