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山,這個普通的名字,在神州大山以此命名的就有好幾處,每處都流傳著神仙傳說和奇異故事。

這座青牛山卻是以外表酷似青牛而得名,從遠處看,在山的最南邊也是山的最高處,微微上揚,像是一個牛頭,再往下平緩處是牛的身軀,山的最後面有一座嶺卻像是牛的尾巴,最奇的就是在那山下有兩個大洞交口而過,把山的下面分為四段,遠遠望去像是牛的四隻腳,並行站立一般。

此山既命名青牛,山中諸景也大都與青牛相關,什麼牛尾嶺,牛腹坡,牛頭崖等等;

近百年間,這青牛山在此處非常有名,不僅僅是因為此山酷似青牛,還因為此處有一座藥王門,尋常百姓遇到頑疾,也總是上山求藥,而求到的藥往往能藥到病除,對於窮苦之人藥王還分文不取。尋常百姓把藥王當做神仙來拜也是有的。

不光是尋常百姓,武林中人更是時常爭鬥,受傷中毒更是在所難免。因此上山求醫問藥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青牛山這時正是清晨,在牛腹坡之上,正走著一老二少的三個人,只見那老者身形消瘦,一身長衫,面有短鬚,面容略顯怪異,兩隻眼睛卻是明亮之極,手中拿著一副黒笛,似玉似石。

那少年卻是身材挺拔,玉樹臨風,氣宇軒昂,一身長衫,一把青鋼劍更顯得是英氣勃發。

還有一位少女一身白衣,肌膚勝雪,面容俊秀,身後揹著一個揹簍。看她面色,清冷如雪,真如仙子下凡一般。

正是千變老人,木林,天心。

這三人緩步而行,一條用石頭鋪成的小徑彎彎曲曲蜿蜒向上,不遠處有清泉順著山坡緩緩流下。

木林道:“此處景色真是青山隱隱、綠水迢迢。人置身其中,方能有物我兩忘之心境。”

千變老人道:“青山悠悠,綠水緩流,如此景緻,使人忘愁,你看這青山、綠水千萬年間可曾改變,只是人心變化不定,總有哀愁。”

木林一聽,怔了半晌道:“前輩說的極是,世間最善變是人心,真是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幾人從牛腹坡緩緩向上,已到牛頭崖的地界,只見山頂處有一處平地,映入眼簾是用青石所建的一座門欄,上書藥王門三個大字,

左右兩邊有一副對聯寫道:嘗世間百草,解除黎民諸般疾;慕禪宗遺風,度化眾生一切苦。

再往後,有十幾座古樸的房子,建造簡單,卻坐落有致。

天心將二人引到會客廳坐定,早有人送上茶水兩杯。千變老人喝了一口道:“此茶色通透明亮,入口清香,入喉處有甘甜,回味處有餘香,真是好茶。”

天心道:“此茶本採自極北之地,名喚雪裡青,家師十幾年前,雲遊四方,於極北苦寒冰雪之中發現此茶,採集數枝移回此地種植,口味雖少了些當時的清透,卻多了些清香。”

千變老人奇道:“哦,我本以為好茶總是生長在南方雨水充沛,陽光充足之處,不想在極北苦寒冰雪之中也有此物,真是大千世界,造化神奇。”

天心道:“請前輩和少俠稍坐,我去請家師藥王。”

千變老人笑道:“好,我二人在此恭候藥王。”

天心走後,木林喝了一口茶,真如千變老人所說入口清香,入喉處有甘甜,回味處有餘香,叫了一聲好茶。

抬頭望去,卻見正中有一副畫字,畫的正是青牛山的景象,只見那山上雲霧纏繞,牛頭在雲氣中若隱如現,真如一個仙牛一般。

忽聽外面有蒼老的聲音高喊道:“是千變老友嗎?”緊接著從遠處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木林抬頭讓千變老人望去,只見他神色微微一變,隨即高聲道:“正是在下,藥王別來無恙。”

話音剛落,只見門前已經出現一人,身材高大,長鬚垂胸。鶴髮童顏,一副仙風道骨儀態。在他的身後,正是天心。

藥王天麻聽到千變老人說話,微微一怔,隨即笑道:“十幾年沒見千變老友了,不想你神采依舊,真是可喜可賀。”

千變老人抱拳道:“藥王,看你仙風道骨,風采更勝當年那。”

那藥王微微一怔,正要說話,抬眼望去,只見木林正在躬身行禮,忙道:“木少俠,快快請起,我都聽小徒說了。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小徒蒙二位相救,真是感激不盡。”說完又行了一禮。

木林回了一禮道:“不敢,前輩過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