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場雷雨,這場雷雨同樣帶來了靈氣,不過時間很短,只有一晚。

雷雨過後,森林中的空氣特別清新,無序的清風吹拂,清涼感一陣一陣。

四面八方的花香飄進院子,令人心曠神怡。

陽光照耀,樹葉上的雨珠折射出七彩光芒,美輪美奐。

前院,九人戰鬥小組做著準備。

前天確定好計劃後,他們第一個要調查的就是鹽源區的東源井。

說來也巧,東源井就在老鹽廠後面不遠。

這一次只調查一口鹽井,為後面調查做準備,也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王星說過,‘只能儘可能減少傷亡’,這句話不是開玩笑的。

就算有星海井做參照物,但誰也不敢保障東源井會出現什麼危險。

現在來看,未知就是最大的危險。

九個人帶足五天的口糧和水源,武器裝備就不用說了,全部齊全。

廚房炊煙繚繞,江海夏瑜夫婦正在造飯,按照秦時月教的方法做行軍口糧。

院子中,飯桌上,秦時月他們正在給彈夾裝子彈。

這方面她說了算,就連王星也插不上嘴。

“95式步槍,不算老王小朱,一人五個彈夾,七個人總共三十五個彈夾。”

“手槍一人三個彈夾,九個人總共二十七個彈夾。”

“手雷不算老王,一人兩個,八個人總共十六個。”

“匕首不算老王,一人一把,戰術背心腰帶一人一件。”

“火箭筒一個,十發炮彈,由小劉操作。”

“小朱的大狙配三個彈夾,望遠鏡三個,紅外夜視鏡一人一個。”

“防刺服一人一件,防暴頭盔一人一個,小盾牌一人一個。”

“打火機、水壺一人一個,急救包十個,手電四個。”

“閃光彈、煙霧彈每人兩個···上頭怎麼不給我兩挺重傢伙呢,哎。”

秦時月把每個人的裝備分開放在另一個桌子上,只等裝好彈夾取走。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在東南亞深山老林之中,有這麼個武裝小隊,妥妥的是一個小勢力。

要是再來點裝甲坦克飛機,那就是小軍閥了。

彈夾裝完,王星好奇地清點裝備,他是第一次正式接觸真傢伙,有點小興奮。

“老秦,這個頭盔和盾牌我就不要了。”王星不習慣戴頭盔,更喜歡平底鍋而不是小盾牌。

顛了顛小盾牌,好傢伙,至少有兩斤重,這一身裝備下來,少說有三十斤。

好在大家的體魄比之原來有了很大提高,這點重量跟沒有一樣。

由此可見他們在和平年代的訓練有多苦,多認真,王星對他們更加敬重。

“嗯?”秦時月不解道,“為什麼不用?”

“習慣了。”王星微笑道,“以前我和玉玲兩個人的時候,都是她戴頭盔和小盾牌,我就拿平底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