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近日京城中流言紛紛,指責鳳安侯在前線擁兵自重、藐視國法,將顧將軍推上了風口浪尖;

朝中臣子也多有上奏,稱鳳安侯已然位極人臣,如此年輕便加封異姓王著實不妥。

朕思來想去,也不知該不該封王。

老師之意如何?”

侍奉在皇帝身邊的高渝和小全子都低著個頭一言不發,實則小全子兩隻耳朵已經全豎了起來。

司馬仲騫猶豫片刻,躬身道:

“陛下若是當真要問,老臣可否直言?”

“當然,太傅大人暢所欲言,不管說什麼朕也不會怪罪。”

老太傅這才緩緩道來:

“顧將軍從琅州一邊軍起家,多年來鎮守北境、屢立戰功,殺得燕人丟盔棄甲,為我大涼朝磨鍊出一支鐵血雄師。

這次又率十萬邊軍北伐、血戰兩年收復三州失地,功勳卓著,天下莫不頌之。

老臣說句心裡話,顧將軍領軍之才冠絕天下,陛下能得此臣乃上天眷顧。

再加上先帝又有遺詔,收復失地者可封涼王。

於情於理,顧將軍都應當封王。”

“噢?”

塵堯頗為詫異地反問道:

“這麼說老師覺得,應該加顧思年為涼王?”

“陛下誤解了老臣的意思。”

司馬仲騫輕聲道:

“功勞是一回事、封賞又是另一回事。

顧將軍年紀輕輕已然成了侯爵,在朝中乃是國之重臣,陛下已經極盡恩寵。

正如眾大臣說的那樣,顧將軍尚且年輕,加封一字並肩王,確實有些不妥。

還有,還有……”

司馬仲騫吞吞吐吐地才把下半句話說了出來:

“陛下,當初平陵王也是手握重兵,恩寵至極,結果呢?

如今北境邊軍眾將幾乎都是顧將軍一手提拔,倘若封王,過了十年八年,北境還有誰識得陛下?

臣不是說顧將軍有不臣之心,但陛下是君王,總要考慮周全。

封王,還需陛下好好斟酌。”

塵堯目光閃爍,因為司馬仲騫說到了他的內心深處。

“若不封王,是否顯得朕過於小氣了,恐怕會在朝中引起非議啊。

朝堂也好、民間也罷,支援封王者也不少。”

“陛下這說的哪裡話?”

司馬仲騫揮舞著衣袍,極為認真地說道:

“臣也好、顧將軍也罷,滿朝臣子能有今日誰不是深受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