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回 一生平安(第1/2頁)
章節報錯
數日後。
未時日側,金燦日光,照壁輝煌。溫家姑娘們於後院方亭閒坐賞花。
亭內一旁寂靜,唯有揉紙聲聲。六姑娘一條繡花手帕遮於眼,躺於亭內臥椅上昏昏欲睡;三姑娘握筆試畫,滿地捲紙;有一女使跪坐於旁為其鋪紙;七姑娘雙手撐臉望遠發呆。
甚是無趣,七姑娘朝三姑娘這邊看了一眼,道:“三姐姐這都糟蹋多少紙了,還畫不出個所以然來。”
“既有畫,可不管畫好畫壞便算不得糟蹋。”三姑娘隨手揉掉一張紙扔了出去,又道:“有紙不畫,那才是糟蹋。”
三姑娘接著埋頭畫畫,七姑娘又是無趣,瞧了左處六姑娘一眼後,無趣的起身來道:“三姐姐畫著吧,我去尋八弟弟玩去。”
三姑娘這會說道:“八弟弟不在家中七妹妹不知?”抬頭看著七姑娘,又道:“過幾日便是殿試,二哥哥他們在讀書,父親怕八弟弟會鬧騰,昨日便給送鄉下玩幾日去了。”
七姑娘嘟著嘴,又坐了回去道:“父親偏心,怎不帶我一同下鄉去玩。”
“你可去不得。”三姑娘道。
“為何?”七姑娘問。
“你可知八弟弟去了鄉下何處!姑母家!”三姑娘道。
“姑母家?”七姑娘來了興致,坐到三姑娘身旁去問:“自我記事以來,只是聽說有那麼兩個姑母,可還未曾見過,當真有?”
三姑娘點了點頭,道:“那小姑母我小時還見過一面,不過如今是忘的一乾二淨了,便是走到我跟前來,我也認不得了。三姑母...當真是未曾見過,也少聽父親母親說起。”
“這都多少年未走動了,父親怎就這般把八弟弟送去。”七姑娘想了想,又道:“莫不是,小姑母就住在京城?”
三姑娘畫著畫,點了點頭道:“我也是聽母親那麼一說。小姑母與三姑母原是嫁到開封府去,因路遠家貧,故而多年未走動,如今小姑父從商賺了點錢,便搬到京城這頭來了,只是以小姑父的家當,還無法在城中落腳罷,故而現住京城尾了。”
“父親又怎知小姑母搬來臨安?”七姑娘問。
“說來巧,小姑母的大哥兒今年也科考,名次可就排二哥哥後兩名。父親向來惜才,這一打聽,不就打聽到自家人來了。”三姑娘說。
“多久的事了,怎也不見請家中來聚,祖母定是想念的。”七姑娘道。
三姑娘湊近了些,道:“我聽母親說的,祖母當年是死活不同意兩位姑母遠嫁開封的,可兩位姑母執意要嫁,聽聞三姑母還是偷偷跑了婚的,祖母當年可險沒氣了去...這也是家中不提三姑母的原因,怕刺激了祖母。”
“小姑母也是,雖不像三姑母一般跟姑丈偷跑了,可也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因三姑母一事,祖母也心累了,故而才鬆了口,同意了小姑母的求鬧。如今雖是知曉小姑母就在臨安,可父親母親還不敢貿然告知祖母,就怕祖母一時情緒大起,傷了身。”話落,三姑娘坐了回去,又抬手指著七姑娘道:“可莫到處傳去,萬一被祖母聽了去,可不了得!”
“再說,父親把八弟弟送去,其一是因小姑母的三哥兒同八弟弟一般大,小姑母一家來臨安不久,三哥兒也無什麼玩伴,故而讓八弟弟過去陪他,原就是表親,是該多走動的,再者,八弟弟小,不會四處生疑,騙一騙也就過去了,便說是哥哥的同窗弟弟,也就無什麼事了。”三姑娘說。
“那要瞞祖母到何時?怎說,哪有父母不疼自家女兒的,這麼些年過去了,當年便是再氣也早消了不是。”七姑娘道。
三姑娘放下筆,道:“父母疼愛子女,可子女又何嘗不疼愛父母?便是知曉祖母已消了氣,可多年未見的極喜,又該如何保證祖母能承受?父親母親總得重重思慮這相見後的後果。”
七姑娘一手撐著臉道:“沒想到二位姑母竟是如此脾性...”
三姑娘提筆落紙,看了一眼七姑娘道:“七妹妹不也一般倔?”
這會,李媽媽領著兩個女使來了方亭;三姑娘放筆起身相迎道:“李媽媽怎來了,這些是什麼?”三姑娘看了一眼身後的女使,只見她們手中端著兩個不怎麼大的木盒子。
七姑娘湊了過來;李媽媽笑了笑,道:“賀家姑娘不日便嫁來咱溫府,這是賀姑娘提早給姑娘郎君們準備的小禮。”說著,李媽媽開啟了那兩個木盒子又道:“說是小禮,可份量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