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回 天要落雨(第1/2頁)
章節報錯
寺院內小山上一亭處,老夫人等人在此品茶歇腳。六姑娘同八哥兒隨幾位堂兄堂嫂去別處遊逛;三姨娘與四姨娘在山下散步;其他幾個哥兒就陪在此處坐談;也不知為何,七姑娘竟無跟去,現也留在此處聽談吃茶,就依在老夫人懷裡。
主君講了好些朝中閒事,大夥聽得是津津有味。話順話,溫盛開口說道:“我也僅是聽說,照如此說,那祈哥兒被賜婚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就不知會是誰家的姑娘?”楊月笑道。
君母道:“當年張謙祀是太后給指的婚,許的是黃尚書家的嫡長姑娘黃惠真。”張謙祀是上一次科舉的探花郎。
“張謙祀,這人的畫像我還見過,他那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我還認得,時常來我這炫耀,聽多了耳朵就差沒起繭子了!”溫盛一臉嫌棄道。
“這會嫌人家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老爺可不還差些將錦兒許給他家哥兒!”楊月道。
君母道:“有這事?”
溫盛有些掛不住臉,尷尬笑了笑,道:“這不,他那嘴比唐僧還唸的厲害,我這鼻子就被牽著去了。他那哥兒也是頗有才華,就是相貌差了些,我原是嫌的,可他總念著張謙祀最是孝順,與他家走得近,將來必定會扶持他家哥兒...這不,就被說了心去。”
“若非大哥兒問了一嘴,且都不知他這親戚是怎樣個親法。哦,原是他們老祖上的外家的外侄的第幾代宗親。”楊月道:“這杆子倒是長...”
“不說他不說他!”溫盛擺了擺手,吃了口茶後又道:“方才說到畫像!對!我也非占親而論,說實在話的,咱祈哥兒可比這張謙祀不知俊上多少,那便是戲搭子與花旦的比較!照咱祈哥兒這樣貌,便是娶天上的仙女都是能夠的!”
楊月聽著白了個眼,道:“還天上仙女,祈哥兒這才穩了腳跟,你就要他上天去啊?”
眾人聽著紛紛別過臉笑著;七姑娘嘴角跟著笑了笑,順著他們的話問道:“大哥哥這般便能得如此高門姑娘為妻,那這...榜眼和狀元豈不是更加了不得了?”
聽此,溫衡看了一眼七姑娘,只見她心虛的收回眼。見眾人等著他回話,溫衡慢道:“公主非是狀元才娶得,只瞧緣分二字。男未娶女未嫁,這才得賜婚。”溫衡撇了一眼七姑娘,道:“我也是聽旁人說起,這康王的妹妹趙嘉祥郡主有意賜婚給狀元。自然,也只是旁人一嘴,還無完全定下...”
話方落,只見三姨娘手捧著一瓢山泉從不遠處走了來,待進了亭才溫柔笑道:“老夫人!方才我見那頭人多,便跟著去瞧了一眼,才知大殿後還有一條細縫般泉水湧出,說是天賜甘露,飲這泉水可保平安長壽,故而承了一些來給老夫人煮茶。”
老夫人見此甚是欣慰,笑道:“你有心了,放這吧。”
七姑娘懂事般的上前接過三姨娘的木瓢,放老夫人身旁,又盯著水裡瞧了瞧,道:“這水是清得瞧不出什麼雜物來。”
三姨娘身邊的孫媽媽道:“老夫人是不知,三姨娘怕這山泉不淨吃壞肚子,故而自個幹飲了一口,就在那頭坐了許久,這不見哪兒不適才敢拿來給老夫人品茶的!”
老夫人聽著頗為感動,連將三姨娘拉過去,道:“你是有孝心的,好。”
君母見此笑道:“三姨娘如此用心,不枉費老夫人疼你一場。”
說著,三姨娘也回了坐。七姑娘望向遠處,久不見四姨娘跟來,故問道:“三姨娘,怎不見我四姨娘?”
三姨娘道:“好似,往三姑娘她們那頭去了。”
聽著,七姑娘請了辭,這就去了:可才下了山,七姑娘卻猶豫去尋四姨娘,只見她停在原處不動,也不知在想什麼。
貼身女使小寒看不明白,問道:“姑娘怎麼了?”
只見七姑娘左右瞧了瞧,隨後拉起她的手便往大殿行去。來到門處,小寒才道:“姑娘,方才我們不是才拜過?”
“方才,沒想好向佛主祈求什麼,現是想到了...你也莫問了,就留此看著就行!”說著,七姑娘自身便進了大殿;小寒看得懵懂,也來不及問,只得領命在外等候。
殿內金佛身下,七姑娘虔誠的跪在墊上雙手合十,嘴裡無聲念著祈願,話落扣頭跪拜,再起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