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三,驚蟄。

枝上春芽茂盛,鳥兒天亮便在院子四處喳喳叫,這天也回溫了,府內女使又是好一番忙碌...

每院的屋簷下早早的又擺放了多個水槽盛水,半香換一盞...屋內的炭火也是去了大半,窗也開著了。

溫家幾個姑娘好一番打扮,這會皆在老夫人屋裡頭請安,吃茶。

近辰時,賀家姑娘也來了溫家,還是君母派身邊的李媽媽親自去府門外迎的賀家姑娘。

今日宮裡的宮廚江嬤嬤要來給姑娘們教導學點心,聽聞這位江嬤嬤打小時便是老夫人的好玩伴,但因江嬤嬤有個頑固的敗家哥哥,這江家後來是敗在他這哥哥手裡了...

因此,江嬤嬤便想去拜師學藝,這江嬤嬤打小便會做各種點心,後來拜師學藝不成,倒去了老夫人家後廚給做飯,自那起,江嬤嬤的手藝愈來愈好...

老夫人疼愛江嬤嬤,覺著江嬤嬤捆在後廚做食實在委屈,後來老夫人便給了江嬤嬤些銀子,又給江嬤嬤置辦了小鋪,讓她自個兒開鋪做生意,後來這江家的日子才漸漸好過...

後宮裡管膳食的公公有次出宮來採買,偶然嘗得江嬤嬤做的點心,那公公便稱,這是他頭次食得如此好吃的點心,便是宮裡最厲害的師傅也未能做出如此耐人回味的點心...

那公公很是賞識江嬤嬤的手藝,便邀江嬤嬤入宮做宮廚,一年得到的銀兩是她開鋪一年來的三倍,又要江嬤嬤在宮內帶徒,若徒兒成才,她便可隨時出宮...

江嬤嬤那時便直接應下,後隨那公公入宮去,之後的幾十年裡,江嬤嬤便一直待在宮內,徒弟現也近百來個了,而當年領她入宮的公公也過了身,現她是接替了那公公的位置,成了管膳食的嬤嬤。

也因宮裡的聖上娘娘們都只攙江嬤嬤的點心,聖上吃著高興,便批准了江嬤嬤每月可出宮五日...

當年江嬤嬤那哥哥在外吃苦多年,四處碰壁,怎麼說也是江嬤嬤的親哥哥,江嬤嬤自然是不忍心的。

後江嬤嬤好生勸著自家哥哥,之後,江嬤嬤便又將做點心的法子傳給自家哥哥...

沒想這第一天開鋪,便引來不少來客,後來是一日比一日好,這江嬤嬤的哥哥是嚐到了甜頭,自那後,江嬤嬤的哥哥便一身投入做點心的生意,人也積極勤快了,聽聞後第二年還娶了一嬌妻,現是生了三個兒,日子別說是多快活...

如今京城街上那家最有名的點心鋪子,便是江家開的。

老夫人也是將近有幾十年沒見過江嬤嬤了,這不,老夫人一來京城,便寫了書信,知京城那家點心是江家開的,便去碰碰運氣,沒想真給碰著了...

後來還是江嬤嬤的哥哥給江嬤嬤傳信,這兩老姐妹才見了面。

那天老夫人與江嬤嬤一見面便哭得像孩子,不知是流了多少淚的,可那會近春節,皇宮是最忙的時候,這兩人還未見個一柱香,便不得散去...

現春節過去,老夫人便說要江嬤嬤來給姑娘們教學,江嬤嬤這才攢著日子,可連著來溫家幾日。

聽小廝來報,江嬤嬤快到溫府了。

老夫人聽著心喜得快有些坐不住了:“我這老妹妹可是厲害得很,雖是女兒身,卻不輸那些個男子,這原敗了的江家,可是被她一手又給興盛起來,現京城那家點心做得是風生水起,便是他們江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