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院,般若堂,其實主要是對外功的研究,而,菩提院,證道院卻是對內功和武學理論的探索,那些大師之所以沒有武藝,是因為他們將所有的精力全部用在了思考上面。所以我少林經久不衰證道院功不可沒。

我少林之所以講禪武合一,就是因為菩提院,證道院的僧人們將佛法和武藝結合,所以我少林武功少有內患皆因於此。”

在座的僧人聽到晦聰禪師的話被震得不輕,這時候他們才想到為何歷任少林的方丈和達摩,波若,羅漢三堂的首座那般敬重毫無武藝的菩提院和證道院的僧人。

“如此說來那澄心的武功便是他枉顧寺規,自己偷學而來?”

晦聰禪師搖了搖頭說道“澄心資質驚人,在此前的靈氣衰竭之後。改進我少林功法達十一項之多,所以今日方能成為證道院首席。所以這些武功你可以說他偷學,也可以說他自創。不過寺規終究是寺規。澄靜,既然你提出此事,那麼便由你去將那澄心捉拿回寺。”

那個僧人聽到晦聰禪師的話,臉上帶著一絲的不快,但是稍既便領命而去。因為晦聰禪師的安排完全合情合理使得他沒有半點拒絕的機會。

少林寺的後院晦聰禪師正在與達摩院的首席澄觀談話。

“澄觀,這少林寺以後就交給你了。澄心是少林中走出去的,沒有個交代清庭不能罷休。我是少林方丈,也是澄心的師傅,這個責任我逃不掉。明日我受刑之後,你們可帶著我的屍體去參加武林大會順便向清庭請罪。日後你主少林切記傳承為重,遇事切莫衝動。”

澄觀聽到晦聰禪師的話,眼含淚水的說道“師伯,真要如此麼?為何你不攔著那澄心。”

晦聰禪師笑了笑說道“因為我是漢人,我為了少林的傳承必須屈服。但是我也可以為了儲存漢家的火苗而去死亡。想必你不知道你澄心師弟的身份吧。他乃前朝太師孫承宗的孫子。他們闔家滿門除了他這個火種之外,全部戰死在高陽。”

澄觀聽到晦聰禪師的話之後心中震驚不已,他忽然一下子明悟了晦聰禪師的決絕。

“方丈放心,澄觀明白了。日後澄觀必以傳承為重,請方丈放心。原方丈此去早入西天極樂,阿彌陀佛。”

少林入京了,就在接到接到旨意的第三天。但是於此同時也傳出了少林方丈晦聰的唯一徒弟,證道院首席澄心叛出少林。因為這件事少林晦聰禪師自受寺規而死,新任主持澄觀帶其屍身向康熙謝罪。

接到這個訊息的江湖中人,紛紛響應進京參與武林大會。連少林都扛不住的壓力,他們那些小門小派那裡有什麼商量的餘地。

武當的玄靈道長聽到少林的訊息之後,嘆了口氣對一眾道人說道“少林已經做出了選擇,我武當亦獨木難支。此去京城我不知會有怎樣的境遇,所以我決定爾等靜守山門,我自去參加武林大會。如果一旦我遇到什麼不幸,就由玄清擔任掌門。切記莫要讓我武當數百年傳承毀於一旦。”

武當其餘諸人欣然領命,他們望著那玄靈那孤單的背影欣然想起了那首易水寒。

皇宮之中康熙看著手中的那份暗報嘆了口氣。這次武林大會確實成了,但是他也看到了武

林中人對於朝廷的那種態度。這時候他忽然覺得這張誠是幫了他不小的忙,否則在他對於這一塊枉顧的情況下,那些武林門派遲早會走到朝廷的對立面。

想到這裡康熙對著外面“來人給朕傳旨。”

康熙喊完,立馬就有一個小太監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傳旨給禮部,讓他們務必好好安置這次到京師的武林中人。武當,少林予以小國使者待遇。其餘諸派一律以地方官吏接待。如果朕在這中間聽到有那個官員出言不遜,貶低武林中人者,朕一律不會姑息。”

那個太監聽完康熙的敘述,立馬用紙筆將這些東西記了下去。作為皇帝身邊的管事太監他自然看得出康熙對於這件事的重視。

張誠聽到少林寺傳來的訊息之後,不由的讚譽這些前年傳承的果斷和姦滑。這很明顯一個兩面落子的局,可是任何人卻又找不到它的問題。因為這次少林的損失足夠巨大,那晦聰禪師是一個老牌的巔峰武者。

知道康熙的下一步棋之後,張誠就知道自己沒必要再拖延時間。在第二天的一大早他便點了那些給他們開道的侍衛的穴道,帶著小草沐劍屏和吳平一起絕塵而去。

康熙有他的棋路,張誠也有自己伏筆。現在既然康熙要交好武林中人,那麼現在自己也要去團結一切可用的力量。這場鬥爭不僅僅是他和康熙的局,也是漢人與旗人的局。更是普通百姓和權貴,新規和舊俗互相對抗的局。

張誠相信自己一定會取得勝利,因為自己在暗而清庭在明。因為為自己早已準備好了方略,而清庭還不知道自己的敵人到底是誰。

喜歡尋道大千世界請大家收藏:()尋道大千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