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看著那面帶憤恨,卻心中自得的老儒大笑了一聲說道“怎麼,難道張某說的不對麼?始皇帝和孔老夫子都是在下所佩服的人,因為他們敢於為自己的理想而付出實踐。若是世上多些像他們那樣的人自當天下太平,那裡會出現什麼反賊盜蔻。若是天下人有他們的博大胸懷,那裡會有什麼華夏蠻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爾等倒是深知禮義廉恥,剃髮稱奴卻是好不自在。而等到是讀的好一個聖賢書,不學夫子教化萬民,卻知道護著那假仁假義的牌匾。真是好個讀書人。好一個天大的笑話。”

張誠騎在毛驢上,但是此刻給眾人的感覺卻像是站在山巔俯仰眾生。

那指著張誠鼻子的老儒頓時氣的吐出好大一口血來。而陳奇此時早已經跑到眾人看不見的人群中躲避。

那些圍觀在這裡的所有人無論看沒看見的,都被張誠這話驚的一震。

“邪言亂語,都是邪言亂語。我等讀書是為百姓謀福,我等終於大清是為順天應命。你不僅僅是妖人還是叛逆。我等當除了你,為民除害。”人群中間忽然響起了一個慷慨的聲音。說話的是一個長相英俊的年輕舉子。

那舉子說完,眾人就好像醍醐灌頂一般的向張誠撲了過來。並非是沒有人扔石頭,而是張誠他們團團的被圍住了,所以他們害怕砸著自己人。

張誠看到撲過來的人大笑了一身道“果然是好個聖賢門人,果然有你們祖師爺的典範,口上說不過了就直接動手。不過你們卻是找錯了對手,張某雖不殺生,但是收拾你們這些欺世盜名之徒還是夠了。那位趕車的朋友,你車上的貨物借某一用。”

張誠說完一個提縱,便踩著那些人的人頭,來到了人群之外的一個行商的馬車上。那商人拉的是些竹竿,上面還有不少繩子。

張誠抓住那繩子一拉,隨後運腳如飛的將那露頂的竹竿盡數的踢了出去。

只見撲向張誠的那近百人盡數的被竹竿擊倒在了地上,一個個抱著大腿慘叫不已。

剩下的人看見情況不對,哪裡用得著招呼,都直接一溜煙的散了出去,他們生怕被張誠將他們當成了同夥。

這時候那些人才驚然發現,這個年輕人不僅僅不是儒生,竟然是個會武功的江湖人。

做完這些事張誠並沒有停手,他躍下馬車將那掉在地上的竹子盡數的扔了出去。那些竹子在他的手上就好像是利箭一般的飛了出去,盡數的插在了官道兩旁的樹木的樹幹上。

“都是讀書人,那裡來的那麼大的虐氣。既然你們準備要了張某的命,那麼禮尚往來。張某也給你們留下一點禮物。日後爾等縱使為官也好為商也罷,若是再被張某看到有害人之心休怪張某手不留情。”

張誠一邊說一邊將那些人中間罵的最惡毒的那些人,通通捆了起來扔到了插好的竹竿上。

張誠帶著小草走了,從後面趕到的那些人讓出的通道中間。

這個時候沒有人敢在對張誠說半句不是,像張誠這樣的人,沒有人願意激起他的不快。

賣竹竿的商人看著張誠和小草的背影,再看著自己手上的銀子,朝著被吊著的那些人吐了口口水也趕著車掉頭離去。

那些圍觀的人看著張誠遠去的身影心中慶幸不已,誰能想到那個看似斯文的年輕人竟然如此恐怖。不過想到事情的前因後果,他們卻也不得不暗讚一聲那年輕人是真的好肚量。

這件事情看見的人有好幾百,所以也迅速的傳播開來。不過故事已然不再是原來的版本。最扯的是流傳最廣的那個版本中間,主角已然不再是張誠,而是一個大仙。原因也不再是因為張誠的言語,而是那些儒生一句話沒說對,惹惱了大仙。

訊息的傳播一直都比人快,在張誠他們下午到達一個鎮子中間的時候,便聽到了這個改變後的版本。

小草有些憤憤不平,她對張誠說道“張大哥,這些人太壞了吧。為什麼他們不願意講實情。”

張誠別不介意的說道“那樣丟臉的事情他們怎麼好意思說。不過這也算幫了我們的忙,你看這一路上他們有誰又能認得我。”

喜歡尋道大千世界請大家收藏:()尋道大千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