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被搶來的孩童都會專門的進行訓練和洗腦,從十五歲開始便會讓他們互相比武。勝的人自然會活下來,而輸了的人的屍體,都被扔進了海里餵魚。

神龍教每五年都會找夠近千名孩童進行訓練,而每一批人裡只有一百個少年會活下來。這些活下來的少年會被扔到江湖上進行歷練,直到三年後再次大比選出二十四個人。這活下來的二十四人將會成為每一代的二十四掌令使手下的令使。這些經歷殘酷的的方式培養出來的使者就是神龍教的骨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誠的這具軀體的前身就是那一百個孩童之一,在他剛剛接管的時候正是完成了十八歲的對決的時候。

也是在那個時候,他知道江湖需要面對什麼,人命如草芥便是江湖人的真實寫照。所以在那個時候張誠的以往的幻想灰飛煙滅,一腔的暴虐充滿心田。

當時他走出神龍教的時候是迷茫的,他的心裡只有懦弱和畏懼。就是在那種狀態之下他稀裡糊塗的到了李家村。

在李家村的村民看來張誠給了他們希望。然而他們何曾知道,也是因為他們讓張誠振作起來,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完成了自己的蛻變。

這就是一個比慘的故事,這些村民們的生活比起當時張誠還差的太多。所以他不經意間做的一些事讓村民驚為天人,從而讓他感受到了尊敬和被需要感。

這次張誠並不是去送死,在李家村的時候除了最初的迷茫之外,他就一直在為這一關做準備。

除了壓箱底的幾種保命手段之外,便是他的武功也突飛猛進。張誠並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但是在他自己的總結之下,心態上的通達是最重要的原因。

張誠不知道此行的結果,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於未來的展望。雖然他很喜歡這個世界中間的武功,但是他不想做一個刀口舔血的武林中人。在他看來武功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那種超越自己極限的感覺和自保的需要。

張誠覺得江湖和武林中人總有一口戾氣,他們不管是最初處於什麼樣的目的混跡在江湖中間,然而終究會變得冷血和殘忍。唯有極少數的怪胎和大毅力之輩才能躲過這一劫。

張誠不知道自己在江湖中間是否能夠躲得過去,所以他不願意去惹什麼江湖紛爭。

神龍教所在的島很好找,但是在這靠近它的海邊卻沒有人願意去那片海域。這中間的原因自然是因為那片海域有去無回。

張誠一直覺得在鹿鼎記這個世界中間最像江湖門派的地方就是神龍教,他們和朝廷地方很少牽扯,門人武藝高強。

但是神龍教卻又是一個杯具,因為他的存在只因為一個人,那就是神龍教的教主洪安通。

神龍教中無論是五大護法還是二十四使都只是洪安通的奴僕。

在以前的世界的時候張誠每看到最後洪教主被眾叛親離的時候總是感慨,因為其實雖然豹胎易經丸束縛了這些高手的本性也是一件好事。對於天下人而言一幫不受束縛的惡徒和一幫被繫住繩子的狗而言,後者的危害確實小了不少。

但是是人便有私心,是人就嚮往自由和無拘無束。所以在大的門派中間都是以經壓武,之所以將經義放在前頭,就是為了讓門人弟子先找到精神上的歸屬。

神龍教眾叛親離是必然的事,其實從歷史的長河來看這樣的門派實在太多,他們的輝煌在某個節點光芒萬丈,但在光芒之後卻是曇花一現。而能長久存在的只有三教和儒道的兩個世家。

佛道儒三個教派不說,那兩個世家其實更不簡單。雖然你在日常中間並不覺得他們有什麼,因為在很多的時候他們的影響都在潛移默化。

張誠是島上出來的人,所以他自然知道有什麼辦法能夠上島。他現在所在的這家雜貨鋪就是能安全上島的唯一路徑。

這雜貨鋪是島上的資產,他的存在的意義就是為島上人提供物資。洪教主的武功蓋世,但是終究沒有通神,島上的那麼多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物資的供給。當然銀錢島上是不缺的,一幫飛天走地而且規矩管不到的人在那裡都能找的到銀錢。

喜歡尋道大千世界請大家收藏:()尋道大千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