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當爺這件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顧誠回到家的時候,從樓下就看到6樓燈火通明,猜到大概是袁紅霞兩口子回來了。
開啟門,果然就看到親媽袁紅霞正繫著圍裙在廚房裡忙活,應該是顧振海同志回來的比較晚,在廠裡沒吃多少東西,這會又餓了。
顧振海就坐在沙發上,戴著眼鏡,手機拿著遙控器換了好幾個臺,一時間也沒找到想看的節目,最後直接停在了體育頻道。
這個時間點沒什麼比賽,講的都是一些足球五大聯賽的賽事精華。
親爸顧振海年輕地時候對足球情有獨鍾,哪怕後面沒怎麼踢過,但時常還會關注一下五大聯賽,也算是工作時候的一些談資。
男人嘛,在一起的時候,除了談球還是談球。
雖然這一幕不止一次看到,可時隔數年,感受著這熟悉的溫馨,顧誠心中忍不住有些感慨。
哪怕在網王世界發展的再好,甚至要不了多久就能打上世界賽,可在一個舉目無親的世界,時間越長,孤獨感也會越來越強烈。
不到九十平的房子,承載的不只是往昔的記憶,更多的是歲月沉澱下的溫暖情,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留下的足跡,地板上顯露的刮痕,記錄了兒時嬉戲時的歡聲笑語。
那些這些看似普通的瞬間,編織成了生活最真實的畫卷。
未來,無論走向何方,這裡永遠都是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部分,提醒著我們從何處來,我們的根在哪裡,並隨之伴隨一生,成為前行路上不滅的燈塔。
很多人這一輩子,會擁有好幾個家,但唯獨老家二字,永遠在心底佔據著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
這種感覺,很奇妙,尤其是見到多年不見的父母時尤為的強烈。
“爸,媽,我回來了。”
正在看新聞的顧振海轉頭瞟了他一眼:“怎麼這麼晚才回來?”
“出去跑了會步。”
“別一放假就跑出去放羊,有空多看看書,真要學不進去,那是沒辦法的事,可你現在才高一,能不能學進去,得試過才知道。”相比老媽,親爸顧振海要古板的多。
換作以前,顧誠大概得頂兩句嘴,可現在,卻是笑的比誰都開心。
小時候,總嫌棄爸媽嘮叨,特別是跟學習有關的,一兩句話說下來就能鼓著嘴把房門一關,自顧自的在房間裡生著悶氣,甚至還會埋怨兩句,整天就知道“學習學習學習”這類的話。
長大了,當了別人的父母,才知道兩口子有多不容易。
袁紅霞從廚房探出頭:“老顧,別孩子一放假就學習學習,勞逸結合嘛,再說了,兒子只是去鍛鍊去了,學習重要,身體也一樣重要。”
“別聽你爸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
“人這輩子又不是隻有學習這一條路走,這條走不通,那就換條賽道,阿城籃球不是打挺好的嗎?真學不進去,到時候就走體育生,打的好別說寧大,也許連浙大都行。”
老媽袁紅霞是地地道道的甬城土著,跟從內地欠發達城市來的親爸顧振海在孩子的學習教育這塊有很明顯差異化的理念。
用言簡意賅的話解釋一下,那就是開明。
有時候顧誠都想不明白,這樣的兩個人怎麼就在一起了,還成家生子了。
但很快,顧誠就明白了。
顧振海沒有據理力爭的打算,起身就走進了廚房,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苗條就走了出來,剛準備埋頭乾飯就聽到他媳婦嘆了口氣:“感覺一下班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連心情都好了很多。”
“欸!老顧,你說這是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