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哥就是陳魚雁。他出門給別人看病,總是帶著墨清白。

一是讓他增長知識;二是讓他學點醫術,最最關鍵的是墨清白需要他訴說心裡話。母親不希望他學醫,陳魚雁就揹著教他醫術。

陳魚雁給別人瞧病,一看一個準,一看一個好,逐漸出名。就沒有人認為他是江湖騙子,被大家公認了。

大家開始相互傳頌,稱讚他為人有良知的良醫。於是那家那戶但凡遇到患病,首先想到的是讓陳魚雁來講診。

因而鎮上,村子裡的人紛紛到墨家這裡來求醫治病,後來市裡也有病人來求方子。他們家裡有了收入,生活越來越好。

陳魚雁就在山的後面買塊地種果樹,墨清白跟墨影還經常到那兒幫忙,他們共同管理果園。

由於陳魚雁治病的費用不高,還讓賒賬治病,口碑非常好。王奶奶、李爺爺老了沒錢看醫生,也走不了路,陳魚雁親自煎好藥,送到他們床前,親自給他們餵食。

然後,在他們面前拿出本子記賬,等有了錢之後,再把錢交給他。與其說這樣是為了讓老人們有面子,不欠陳魚雁的人情,還不如說陳魚雁賺到了足夠的人氣,揚名了。

給不給錢陳魚雁從不催要,因為那些中草藥大部分是他從上山採回來的。所以那一本本寫滿姓名的賒賬本,就變成一紙追不回的利益。

只要地裡沒有勞動時,陳魚雁揹著藥箱,帶上墨清白今去今回,明去明回,上山裡人家反覆詢診,掌握每個留守老人和孩子的情況,然後登記在冊,按時回診。

他就成了尼西鎮遠近聞名的遊醫。

陳魚雁給他們看好毛病,他們就來到墨家表示謝謝,感謝墨影收了一個良徒!就這樣,他們家的客人往來不斷,歡顏笑語自然增多,墨影這才放開,允許墨清白跟陳魚雁習醫!

同時,墨影也傳授墨家祖傳秘方給陳魚雁。陳魚雁在外面叫她師父,在家叫姑姑。

那是一個夏天的正午,窗外熱氣騰騰。墨清白在水井旁葡萄架下唱燙頭歌,墨影趕場買東西去了,陳魚雁在後山果園勞動。

忽然,有人推開他們家院門,站在門口上氣不接下氣地叫嚷:“陳醫生,陳醫生在家裡嗎?”

那人見屋裡沒有人應答,便來回晃動門板。門板撞到院牆上,發出驚天動地的響聲,以此引起屋裡人的注意。

“有人嗎?有人在家嗎?”

墨清白見那人就要把院門碰碎,趕緊站起身,隔著葡萄架向外望去。但是那個人一邊抹汗,一邊喊,看不清臉。

他找陳魚雁醫生,家裡肯定有人生急病了。因而墨清白邊跑過來,邊回道,“陳醫生不在家,你找他做什麼?”

那人見到墨墨清白,便三步並作兩步衝上來,抓著他的手,生怕他跑掉一樣,緊緊抓著不鬆開:“陳醫生去哪兒了?”

由於那個人用力太大,掐得墨清白手痠。墨清白伸出另一隻手掰下那個人的手。那個人死不鬆開,他就抬頭衝他生氣。

因為那個人家裡有急病,臉變形了,加之一臉汗水,墨清白硬是一時半會兒沒有認出來。當他定眼仔細一瞧,前面這個人,嚇得他目瞪口呆。

這不是當年將他打撈出水塘的高中部女學生馮玉耳的父親——馮德恩嗎?見到他,墨清白如同見到他女兒馮玉耳一樣,見到馮玉耳便見到馮玉耳老師了。

所以,墨掉在心裡想,“他是不是請陳魚雁給馮玉耳老師治病?我有什麼不幫助的?”因而問道,“馮伯伯,馮老師怎麼了?”

馮玉耳的父親也是急暈頭了,他女兒大學剛畢業,何時變成馮老師了?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所以就順口說道:

“馮老師躺在病床上翻來覆去地叫喚,不知是啥子病,你知道陳醫生去哪兒了?”

墨清白自然知道陳魚雁的去向,反指屋後,說,“他在後山果園裡!”

“小夥子,”馮德恩不由分說地拉起他的手,向門外奔去。走出院門後,他放開墨清白的手,指著後山說,“你跑得快。趕緊讓陳醫生到我家來給玉耳看看病。”

“馮老師怎麼了?”墨清白望著馮德恩在心裡問道:“她怎麼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