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邊不顧一切地爬起來,一邊流著眼淚,急忙為墨清白穿鞋穿衣,又將他擁入懷中痛哭。

母親流淚,做兒女的不也是一種悲哀?

正當母子抱頭痛哭之時,一位美麗女子走近他們。

她看上去只有二十一二歲的樣子,但生得跟春天一樣漂亮,夠得上花神的名字,活像個天使。她一手牽著墨清白,一手拉住墨影的手,一邊叫“大姐”,一邊走在最前面,“你們跟我來.“

她就是支教老師——馮玉耳。

那時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聯合實施開展了大中專學生支教文化、科技、衛生“支教”活動,每年有上百萬大中專學生志願深入基層支教,馮玉耳老師就是其中一位。

她是從大城市到西部山區支教的,這是墨清白後來才知道的事情。

在支教期間,馮玉耳老師先後幫助了很多同學,還救助了很多困難家庭。她不但幫忙交學費,而且對困難學生的日常生活也是無微不至,墨清白才幸讀了三年小學。

在三年的學習中,墨影零零碎碎交給馮玉耳老師的錢,馮玉耳老師要麼給墨清白買學習用品,要麼買營養品,讓墨清白拿回家給她補身體。

學校有什麼活動,比如春遊,運動會,馮玉耳老師還給墨清白零用錢,要他與同學們打成一片。

墨影重病時,馮玉耳老師不僅到他們家裡幫著幹農活,而且還出錢請大夫登門為其診治。

這個天使來自大城市,但為人卻很熱親,特別有愛心。

她在墨清白家幫忙幹農活晚了,就住在他們家過夜,陪伴他們度過艱難的日子。

那是三年級放寒假時,馮玉耳老師把墨清白拉到操場邊,先遞給他鋼筆和本子,再從袋中拿出一本新《字典》。

《字典》上有三句話,餵豬可以讀書,放牛可以讀書,養羊也可以讀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又遞給他一大包東西,那是買給墨影的羽絨服,又從兜裡摸出錢交給墨清白,“這是給你們的過年錢,你一定要揣到家交給媽媽。”

墨清白一手接過馮玉耳老師買來送給他們的新年禮物,一手拿著錢,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唯有默默地看著馮老師美麗的臉龐,等眼窩瀰漫淚水,順著臉頰往下流淌。

“別哭!”馮玉耳老師將手搭在墨清白肩上,“你已經長大了,要好好照顧媽媽,要找時間讀書。”

“知道了”

“有的爹在家裡,其實人走了,有的爹在外面,其實一直在家。”

“我爹走定了。”

“你還有媽媽,還有我們。”

那時候墨清白和馮玉耳老師的個頭一般高了。

兩個人就那樣面對面地站在一起,既是姐弟也是好友,既有師情,也有親情,甚是感人。

新年過後,開學第一天,班主任路老師叫道,“墨清白?”

墨清白在班上是個大高個子,坐在教室最後一排,聽到路老師叫他,就站起來。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