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宴前(第1/2頁)
章節報錯
“星雁真人光臨寒舍,教我張家上下臉面添光。”
張家家主張泳青親迎姬星雁、杜銅膽於家門前。
神態之謙恭有禮,教人如何想象得了他在過去二十年間,從未有一刻打消奪取滄州三鎮四郡掌教之位的念頭?
姬星雁冷冷地盯著他,以及他身後侍手而立,卻均佩持道門名劍的張家公子們。
目光最終定格於笑容溫煦,腰佩道門符劍“遨遊”的三公子張天鵬身上。
若非道庭始終穩穩握著地方上的煉丹司實職,以官身壓張家一頭。
掌教之位早就被權勢橫行一州,就連歷任知府也得賣他家三分面子的張氏攬在手裡。
到時候姬星雁就算坐得穩煉丹司主位,在諸般事宜上也必遭張家挾制,難以順遂行事。
道庭姬氏原以為張泳青七弟,也即道庭七星護山大陣持劍者之一的張泳浮過世後,張家便再也推不出來執掌滄州道門的人選。
沒料得張泳青非是道門弟子,所生三子張天鵬天份之高,卻連道庭一眾祖師也為之震驚。
三十歲前有望煉神境,甚至有著衝擊更高境界的可能!
若非如此,上宗也不會將那根骨特異如玉樹於庭的道童阿秀贈給張天鵬。
只望他身旁多一臂助,不至於被明真觀姚氏打壓得碌碌無為。
要知張天鵬再過幾年,隨時有機會接過昔日七叔張泳浮的位置,坐鎮道庭主持劍陣!
他之所以會長時間留在小鎮上,作明真觀主的弟子,實情與道庭的一宗隱秘謀劃有關。
姬星雁對此略有所聞,因此越發對張天鵬心生厭憎。
竟是繞過了張泳青,向張天鵬問道:
“師侄從臨淵鎮來,路途不易啊。”
張天鵬微笑道:“有勞師叔費心,鎮上風波事出突然,若非師侄早有準備,恐怕也未必能順利返鄉。”
“來,請師叔和銅膽真人進內殿來,咱們邊走邊說。”
“知府大人和一眾貴客,早已在寒舍久候多時了。”
一行人緩步入府,張天鵬微笑著領著大夥前行,將家主父親和兄長們視若無物。
奇怪的是,張泳青等人對此也無反應。
瞧向張天鵬的眼神中,倒像帶有幾分期盼。
姬星雁倒也摸得透張家上下的思維。
張天鵬既已成為家族中唯一的煉神境高手,張家的方針和資源自當圍繞著他。
張泳青要替家族爭取在全真道中的地位,必然得把注全押在三兒子身上,張天鵬就此坐穩了家族繼承人之位。
他唯一的劣勢,是眾人皆知姬星雁並不喜歡他。
原本與姚凌欣間圍繞觀主之位的鬥爭,也因他返回州府而沒了下文。
使得他在姬星雁眼中,連節制老對頭的效用也已失去。
如何於小鎮融冰前,打動姬氏派系與其合作,成了張天鵬目前面對的最大挑戰。
只要張氏能在這晚的宴會上,促成滄州知府、各大世家與五家間的同盟,對小鎮形勢便有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莫說是姬星雁,就算是全真道庭,乃至於有意自水神殿落成之事中分一杯羹的京城勢力,一時也找不到比張家更好的合作物件。
只須張天鵬處事得宜,張家明是火中取栗,實則左右逢源。
說不定就此躍升為不輸京城水蝶花張家的頂級門第。
姬星雁既派沈澄前來宰掉五家人,自然是不願張天鵬計劃得逞的。
道門中事涉權位的你爭我奪,她倒不怎麼反感。
心底還巴不得張天鵬把姚凌欣那傢伙早早鬥走,別佔著臨淵鎮地利之便添煩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