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澄吐納數息,越感神清氣爽,初醒尚寒的四肢漸漸回暖。

緩緩握起拳時,感覺竟也比吐納術升級前實在不小。

比起姚琰欣口中只聞其名的“內勁”,道門吐納術更符合沈澄前世對內氣功的瞭解。

呼吸得法,確能調養五臟,輔助搏擊。

但若想追求能醫百病,隔山打牛之類的,只能說是想多了。

話雖如此,沈澄還是對呼吸法升級後的前景抱有期待。

他也不指望肉體蛻變,白日飛昇。

只須做到一天不透氣也不會死,單靠執行呼吸法便能治好傷勢等的小目標,沈澄就心滿意足了。

可惜練習吐納術帶來的熟練度增長,比起練拳慢得多。

以目前進度而言,沈澄的清明拳會比道門吐納術早上不少升到精通級。

要是沈澄願意花費大量屬性點,自然可以把吐納術的等級加快提上去。

但這樣與他早前定下的均衡發展策略不符,屬於急功短視的做法。

縱觀目前,沈澄的兩門功法提升時,帶動的都是根骨屬性的增長。

要把其餘屬性提上去,只有從事相對應的鍛鍊活動,以及動用自由屬性點加點這兩條路。

這樣下去,沈澄很容易會走上只有根骨出眾,其餘屬性卻全都扯後腿的偏科邪路。

只有根骨產生蛻變的人,算是提升了武道境界嗎?

沈澄很清楚,就算自己的根骨點到了16或17點,只要力道和武術造詣跟不上,一樣沒可能打得過沈青山。

至於為甚麼沈澄會把沈青山設為假想敵?

倒不是沈青山有甚麼出眾之處,而是他既比沈澄高出一境,看著又不算很強,不會帶給沈澄太大壓力。

沈澄每次想起對方被姚琰欣閃電壓制的情景,雖然不至於把沈青山看得一無是處,但……

好吧,他承認自己確實沒把對方看成是很大的威脅。

自從得到面板,實力肉眼可見地提升起來,沈澄發現自己無法避免地變得囂張了。

看見比自己強的對手,第一時間感到的不是敬畏,而是自己很快便能超越對方。

說到底,練武之人一生難免遇上瓶頸,沒可能直到死前一刻還在進步。

而沈澄只要手腳尚在,堅持鍛鍊,便能透過加點跨越身體極限!

暢想之際,只聽門外聲音響起:

“專心點,你的呼吸亂了。”

半晌過後,姚琰欣便即推門而進。

換作是她姊姊姚凌欣,是不太可能一大早跑來沈澄房裡。

觀主的長女自幼備受厚望,早就學會了掌握人際間的分寸,並不會作出令人不適的事。

練武之人需要的距離感,大多相較常人強烈得多。

姚琰欣初見沈澄之夜,同樣是硬繃繃的不甚圓融,因此才激起了沈澄的對抗心理。

然而此刻,她只稍作猶豫,便已坐在沈澄床前的小凳子上。

“你的吐納術水平甚高,比從前的管事道人更勝一籌,倒不如由你來接他的位置好了。”

這話對任一個打雜道童說,對方點頭也來不及。

但沈澄卻只是搖了搖頭,說道:“二小姐當知我志不在此。”

“若能成為入室弟子,從此得以把時間心神都放在練武之上,弟子就很滿足了。”

姚琰欣笑了:“你倒直接得很,比五家那群人模狗樣,惺惺作態的傢伙們強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