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未遇鋒刃,已避其芒(第1/2頁)
章節報錯
滄州城雖然位處大涼邊陲,但作為北方數州的貿易樞紐之一,城池足比臨淵鎮大上四倍有餘。
因此沈澄絕沒想到進城不過片刻,便碰上了不知何時便已潤到州府的沈青山一行人。
他剛進城便已買了斗笠,鐵劍、木劍均以布袋遮掩嚴實,又反了道袍才穿,隱在人群間誰也難辨面目。
何況沈青山這次出行高頭大馬,儀仗犬馬一應俱全。
比起逃難之人,更像是來顯擺炫富的,怎有空閒注目旁觀行人。
沈澄暗道:“這番排場,可全不似是剛死了老子的人……”
“不,也說不定正因知道死了老子,才更有心情招搖過市……”
只見沈青山眉長目狹,面龐瘦削。
身上白貂裘華美貴氣,卻仍是蓋不住一身病弱死氣。
正經說是德不配位,通俗地說便是人撐不起衣裝,衣裝襯不起人。
縱然自命五家之後,高門貴胄,說白了也只不過是鄉下土財主的傻兒子而已。
想起自己與這玩意兒共享一個生身之父,沈澄便感到難過。
他見沈青山背對自己,後心毫無防備,不禁生出疾衝而上,一劍將其刺於馬下的衝動。
只是他總算認得,與沈青山並肩而行,貌甚親暱的中年男子身穿官服,袍繡雲雁。
竟是坐鎮一方的滄州知府,大涼皇帝親封四品大員!
沈澄輕聲問身旁一旁路人:“這位公子是甚麼來頭,竟勞動知府大人親自為他接風?”
路人壓低聲量道:“聽說是地方上大族的公子,與城中張氏、柳氏素有交往。”
“知府大人與張家關係莫逆,對張三公子的貴客,自然也是至誠相待。”
張三公子,也就是張天鵬。
沈澄沒想到張天鵬竟然親自出面,用自家的名義來收容五家餘黨。
不過聽琰欣提過,張家在州府的勢力很大。
因著家族中不少人在全真上宗有職司,幾乎被當成是全真道在州府的代表。
當時沈澄聽後頗不放心,心想既是如此,州府豈不是比小鎮還要兇險。
琰欣卻只是漫不經心地一笑,說州府內的全真道人,與張氏交好不假。
但張家於全真內部的人脈再廣,終究敵不過她讓沈澄投靠的“上宗前輩”。
年紀輕輕,論輩份便已是姚琰欣等人的小師叔,領滄州煉丹司事,兼任三鎮四郡掌教真人。
當今全真道庭掌教之侄女,姬星雁。
“勞駕,我想找星雁真人。”
“……你誰啊?”
“臨淵鎮明真觀入室道人沈澄,奉真傳姚琰欣之命來見真人,此處有記認為證。”
沈澄把記明道人身份的譜牒黃紙遞到門房面前。
至於鐵劍,他可不打算輕易拿給不相干的人瞧。
老門房卻只是抹了抹鼻子,似乎一記噴嚏,便要把沈澄好不容易得來的身份記認噴得滿是鼻涕口水。
“這幾張破紙,只能證明你是全真門下,卻不能說明你跟真人有啥干係。”
“全真門下有三千道觀,八萬弟子,要是每個人也來求見真人乞討一官半職,真人豈不是要被活生生煩死嗎?”
沈澄急於見姬星雁,一來為精進武藝,二來為安身立命,三來是為商討應對五家殘餘勢力。
煉丹司的官職,雖是無數修道之人夢寐以求的美差,對現在的沈澄卻沒甚麼吸引力。
要是他開口,相信姬星雁會瞧在琰欣份上讓他進入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