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煉氣而盈,聲震天官(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後半句話,正正貼合了韓明安的心思。
她向來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兒,聽見京城二字就得皺眉頭,如何容得下外來的神像跟三清爭搶香火。
這座偏殿建是建了,可有沒有人去是另外一回事,到時她自有法子教京城來的新神吃西北風。
只是前半句話,卻著實教她嚇了一跳,現下的道門弟子都這麼牛氣嗎?
片刻過後,她才想起沈澄當了好些年的打雜道童。
奴僕之身,依律進不得正殿,一年到頭諸般大祭,均被排除在外。
韓明安瞟著眼前殊乏神明庇佑,仍舊頑強活到了如今的壯實少年,眼神宛如融開了的蜜。
沈澄警惕地瞧了她一眼,心思隨即回到了偏殿一事上。
作為一個智力高於平均值的現代人,他沒法相信黃華湘從前到後忙活了這許多。
連一雙腿也賠在了道觀,僅僅是為了推廣京城的新興神祗。
若果這是大涼朝廷的國策,只須一封官文下來,道教三宗自會奉行,用不著折騰得一位京城大官要死要活。
也就是說,此事僅僅是部份有勢力人士的意願?
沈澄沒聽說過這個世界有諸如神明顯靈的怪力亂神之事,神話傳說雖然也有,但畢竟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隔甚遠。
比如臨淵鎮唯一的海港榕樹灣,因著地形猶如海龍張嘴將陸地咬去一塊,被老人們稱為龍咬灣。
可也沒誰會真的相信,一年有十個月風平浪靜的大海里住著蛟龍是吧?
道理是這樣,可沈澄仍是不免對即將建成的偏殿生起了興趣。
能教一位京城要員舍掉雙腿換來的神祗,總值得他花時間拜見一下尊容吧。
此後又過數日,道觀內外建設密鑼緊鼓地進行。
沈澄研讀內丹功的功課,也到了重要階段。
饒是他的智力已高達14點,閱書幾近一目十行。
每卷抄本仍是得花上不少時間與前卷段落對照,方能融會貫通,理解道籍中的微言大義。
也難怪道觀建立數百年,能夠學成內丹功的英傑卻始終寥寥無幾。
倒不是說每一卷的內容有多艱深,而是要把一塊塊散開的拼圖互相比對,組合成形,所須的恆心非外人可想象。
這等水磨功夫,往往越到後頭,越是枯燥乏味教人萌生退意。
沈澄卻只是咬牙堅持,終日閉門不出。
每日休憩時光,也只早晚雷打不動的各兩個時辰練劍。
這陣子孫長殷約莫是受了姚琰欣敲打,沒再來煩擾沈澄。
倒是韓明安不知何時起對他很是關注,時不時坐在牆頭。
也不跟沈澄搭話,就是晃著大白腿朝著他笑,一雙狐媚般的眼兒彎成了月牙。
至於孟小樓等人偶爾送時鮮水果來,運氣好碰見了沈澄,也只是點頭致意,退到一旁默默欽佩沈澄師兄的刻苦堅忍而己。
沈澄心無旁騖,面如木石只是練劍。
直到一天,他眼看著自由屬性點於閃爍中升到了1點,方才拄劍在地,嘴角咧出了真誠的笑意。
“智力:15”
是夜,沈澄一夜閱畢二十三卷內丹功。
諸如四維中另三種屬性,智力屬性到達15點,形同跨過了尋常武者苦修半生,仍難跨過的門檻。
這意味著一般的武學,從此在沈澄眼中猶如蒙童讀物。
看進眼內一刻自然瞭然於心,接下來只剩與之前所學對照印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