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在姚琰欣和孫長殷般的強者看來,沈澄此時表現出來的高速仍然十分驚豔。

林巧身法雖快,卻錯誤地把沈澄剛才對付劉福時的速度,當成了他的極限。

這時意識到對方先前未用全力,已然來不及趨避!

當下輕叱一聲,雙刀合封中路!

旁觀群眾還未及反應過來,場上二人已以驚人的高速展開相搏。

只見得沈澄雙拳擺動極快,於林巧蝴蝶刀光間穿插進退,無時無刻不在轉變進攻的姿式方向。

眾人想起他一腿擊殺劉福之強橫,均不敢想象林巧這般單薄身子,若中了他一拳會是何等下場。

而林巧手中雙刀,表現卻也絲毫不遜。

刀法輕靈變幻,換招快捷無倫,接連數次險把沈澄的拳頭整個削下來。

沈澄拳術再高,血肉之軀又如何抵擋利刃?

待得初時搶攻爭來的優勢過去,拳路便即改作謹慎,不再具備初出手時氣蓋龍虎的氣勢。

在旁,孫長殷搖了搖頭:“一鼓作氣,必將枯竭。”

“清明拳本不是長於搶攻快打的拳術,沈澄身法又不似林巧般浸淫多年,他一味快攻,沒有好處的。”

姚琰欣卻是笑而不語。

孫長殷又問道:”方才林巧用另外三名道童的安危來威脅他,是恫嚇還是實情?”

“當然是胡吹的,那三人正跟姊姊待在一起呢。”

姚琰欣笑道:“他們本來堅持要來,為替他們爭回道籍的沈澄吶喊助威。”

“是我怕大師兄命人對他們不利,才讓他們伴著姊姊。”

孫長殷眼神複雜:“但沈澄卻被這假話激得搶先猛攻,陷入了比拼速度的不利形勢……”

姚琰欣說道:“他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信了林巧的話?”

觀主的次女微笑瞧著場上翩翩少年:

“在自作聰明的對手跟前,裝作莽撞大意是最好的偽裝。”

“此時林巧心中,必然已把沈澄看成是隻有幾分蠻力,腦子有洞的莽人。”

“這樣的性情,是決沒可能練成高深的武藝的。”

“因此,林巧很快便將全力出手,放開原本抱持的戒備之心,將速度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姚琰欣目中亮起神光:

“那時,便是沈澄反擊的時機了!”

孫長殷皺眉道:“前提是他能捱得過林巧的快刀……你對他有信心嗎?”

姚琰欣笑而不語,雙目只瞧著於快刀攻勢下漸顯左支右絀的少年。

拳架仍然不動如山的沈澄,不知哪一刻起已全然轉為守勢。

高達3點的靈巧差距,可不僅是體現在閃避騰挪,進退輕身的身法速度上。

如果一個人的對手,能在他出拳前先砍出兩刀,那麼招數上的比拼必然會變得無足輕重。

而沈澄的拳法,顯然追不上林巧練刀十年成就的高速。

在場稍有眼力的武者也能看得出來,沈澄當今唯一之計,乃是取下背後包裹得密實的兵刃。

先不說能否做到甚麼以靜制動,以慢打快。

至少能脫離單憑一雙肉掌,去喂林巧鋒刃的不利處境。

但不知為何,沈澄始終沒伸手觸碰背上的兵刃。

是因為自知來不及取下來嗎?還是被林巧的快刀壓得驚心動魄,想不起背上猶有兵刃呢?

旁觀群眾們見證了劉福被一腿爆頭的動魄場景,已然不會再把沈澄看成是光靠臉蛋和運氣,爭得姚家姊妹寵幸的無用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