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通電(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泰又不是十萬個為什麼的回覆機器,他可沒心思去當個回答機。
科學可以慢慢弄明白,也可以慢慢學,現階段還是施行適當的拿來主義更好。
一邊用著更好的,一邊普及教育從零開始攀爬科技樹,慢就慢一點,反正現在也不是急需。
沒看連槍都能造出來,那其它的再遠也遠不到遙不可及。
河流邊施工隊正在正在挖抗溝,乃至是用石頭水泥砌牆,一水的鐵製工具,加上人手充足效率極高。
這讓趙泰看到了一種現代化施工的氣息,不過配上那一身衣服跟打扮,總有種怪怪的感覺。
趙泰就想著,要是把後世那些穿著更方便,也更簡單的服裝做出來,也不知道這個時期的人能不能接受。
畢竟就趙泰他自己,每天穿衣服都會用去不短的時間,而且行走坐臥的時候並不是很方便。
還有桌椅板凳這些東西,是不是也可以弄一弄。
老是跪坐,久了之後腿也會發麻發僵,對膝蓋不好。
椅子跟板凳這時候已經有了,還是因為劉宏喜歡才出現在中原的。
其被稱之為胡床,卻不叫椅子凳子,趙泰一直沒懂椅子跟床有什麼關係。
“嗯,到是可以弄,別人能不能接受先不說,反正我自己能接受就行,我要是想施行這些東西,也沒人能說一句不是。”
像椅子這些趙泰老早就想弄出來了,不過考慮到這個時期跪坐的禮節,他並沒有腦子一拍就弄出來。
坐在椅子上腳底板就得著地,這時候叫箕踞而坐,是極其不禮貌的行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且還有椅凳沒有傳播普及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漢朝人的服裝問題。
這時候的褲子只有褲筒沒有褲襠。
漢代連襠褲從西域傳入,但除士兵和勞工出於方便穿它外,上等人仍然只穿“開襠褲”。
因此,雖然古時褲子只穿在裡面,外面都會套著“裳”,但“高坐”的話仍然不雅。
嗯,就是坐在板凳上會中門大開,椅凳能普及才怪了。
所以只需要改一改,那跪坐禮也就可以廢除了,舊的東西該廢除就廢除,自有新的東西替代。
別看只是用椅凳代替跪坐這種小事情,實際上真做起來就是在挑戰整個社會的禮儀制度。
但這種禮儀是怎麼來的,刨除社會發展因素,那還不是上層人,是貴族弄出來的東西。
某種程度上來說,劉宏喜歡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這些,思想也算是很先進的了。
趙泰之前不做,不是因為喜歡這種禮儀,而是不想在那時候跟上層階級的貴族,仕人,世家等撕破臉。
現在嘛,他根基已經穩固,連槍都搞了出來,鐵製農具的發行讓世家看到了機會,遲早會跟趙泰上演一出以正討逆的戲碼。
都沒想放過對方,那再廢一下禮儀制度,自成一套體系跟文化又有什麼關係。
那個不想跟世家階級翻臉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那就已經不需要再顧忌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