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不相信你,整天向你打探高產作物而已,幹嘛那麼小心眼。

“國讓無需擔心,本太守斷然不會害你,不如國讓先回去?”

帶著這麼個人形生化武器在身邊,總歸影響不好,絕對不是因為那股子讓人受不了的味道。

田豫是個飽讀詩書的體面人,也覺得這樣出行太過失禮,也不文雅。

本想跟趙泰說一聲後調頭回去,可話到嘴邊又連忙改口。

“屬下身為主公屬官,為一郡郡丞,瞭解民生實事本為屬下應有職責,怎能就此回去,況且主公尚不辭勞累而來,屬下怎可半途而廢,些許不適何足道哉。”

反正怎麼說都不能回去,而且理由充分沒人能反駁。

趙泰暗道一聲造孽,只得讓田豫隨行。

不過腳步卻快了許多,反倒是田豫一邊走一邊排矢氣,悠然自得。

“主公,田郡丞這樣不會出問題吧,他這一路可是矢氣都未斷過,百姓看我們的眼神都怪怪的。”

尤闞忍不住向趙泰提醒,那種滋味很是複雜難明。

“無妨,田郡丞不過是吃多了而已,怎會有事。”

眾人走了一路,也忍了一路,直到出城後才好了起來,不是被風吹散了,而是田豫已經過了那段時間。

他們還沒見過紅薯,但經歷了那麼一次後,對紅薯多少生出一點心理陰影來。

東西好不好另說,這副作用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但看到城外地裡忙碌的身影后,眾人的不適感也隨之消減下去。

“春耕不容有失,各地官吏可有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他問的不是其它,而是根據農田水利實務培養出來的官吏人員,他們的存在就是要指導百姓怎麼收拾土地最好。

不說能完全理解,但照本宣科總得會,只有讓百姓規範科學的耕種,才能讓收成變好。

但這不是絕對,畢竟有些東西不是照著書本來就是最好,因地制宜很有必要。

據農田水利實務,只要應用得當,處理好並不難。

“主公放心,耕種之事有齊主簿親自督促,王曹史更是寸步不離辦事處,還有各縣士卒從旁協助,絕不會出差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一點田豫很清楚,畢竟郡內重要公文都會遞到他這裡,每天處理的事不多,但都需要權衡利弊後才能批覆,每一步都走得謹慎不已。

趙泰點點頭,的確能看到官吏在到處跑,甚至有時候還親自上手指導幫忙。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火焰升騰,那是在燒雜草,可以當肥料來用,即使這樣得到的草木灰並不多。

但只要能增產,這個把農業刻在骨子裡的民族就會去做。

這像是原始的刀耕火種,可這還真不是。

在漢朝百姓就已經會使用土肥種地。

連廁所都跟豬圈等牲畜類建築物相連,也就是連廁圈。

但這個時期用土肥種田地的方法儘管已經有了,最常用的就是廄肥,也就是豬牛馬圈裡的土肥。

平時往圈裡扔雜草乃至是樹葉,讓牲畜踩踏變溼變爛後取出來堆著,可以用來給農作物當底肥。

此外還有蠶矢、繰蛹汁、骨汁、豆箕、河泥等亦被利用為肥料,這時候的農業種植遠沒有想象中那麼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