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主公,這兵可以借(第1/3頁)
章節報錯
“今日召集諸位議事,一來是本官想讓諸位談談郡內境況,二來既是為了此信件之事。”
“劉虞劉州牧已到幽州赴任,韓州牧也已赴任,此信件來自劉州牧,諸位可觀看後再言其他。”
侍衛將趙泰手裡的簡牘接過,從田豫開始讓眾人傳閱。
趙泰很有耐心,期間不發一言,即使田豫第一個看完後也沒有說話。
他們都在思考,趙泰給他們看這借兵信件是什麼意思,或者說趙泰是願意借,還是不借。
不借就簡單一些,回絕就行。
借就要好好盤算一下了,趙泰可是不願意吃虧的主,更何況是借兵這種大事,就更不會白借了。
“諸位看完,不妨說說,本官這兵是借,還是不借。”
他目視下方,讓人看不出他的情緒跟想法,不過所有人都清楚,趙泰肯定是不想借的。
但既然會拿出來商議,就不會是那麼簡單,不借就得找個正當理由消除影響,而不是回絕就行。
“太守,下官覺得可以借,也必須借。”
最先出聲的不是趙泰親信手下,而是府衙原本的官員,來自靈壽縣金家,名金傑,像他這種的還有五六個,背後都站有各自家族。
而在這些人之中,是以金傑為主,趙泰對他們不待見那是很明顯的事情,抱團成了首選。
抱團成了一個集體,有成黨派的嫌疑,跟趙泰的親信手下呈分庭抗禮之勢。
並且他們心向朝廷,要不是打不過趙泰,他們對趙泰當太守是不認同的,可刀架在脖子上,就算不認同也得給趙泰做事。
也就是朝廷承認了趙泰的官職後,這些人才好一點,不過鑑於趙泰對他們的態度,好一點也有限。
基本屬於我是為朝廷估事,而不是為你做事,逼急了大家都不好收場。
趙泰抬了抬眼皮看了金傑一眼,對他跳出來主張同意借兵一事,根本就不算什麼意料之外。
“金曹史不如說說,為何要同意借兵,本官與那劉伯安可是素無瓜葛,憑什麼要答應借兵,就憑這區區一道信件?”
他說著用手指向桌案上的簡牘,質疑的意味十足。
“憑此信件自然不是借兵的理由,但太守當知,劉州牧為朝廷任命,太守亦然,同朝為官理應為朝廷效力,為今上分憂,借兵應是職責所在,怎可推辭。”
這話到是沒什麼問題,畢竟都是一朝臣子,州牧找一個太守借兵卻沒有有以命令的形式,那都算是極其結面子的了,傳出去劉虞還能落得個好名聲。
要是趙泰不借,那肯定就是惡名,天下人還不知道怎麼看他。
可要是跟趙泰說這個,他會在乎別人怎麼看才怪。
“嗯,所言有理。”
金傑臉上一喜,以為趙泰會因為他的話贊同借兵。
“不過金曹史當知,本官之太守位,無論朝廷承不承認都沒關係,再者而言,朝廷承認,本官答應了嗎?”
原則上朝廷都已經在任命州牧時,連同他太守的位可都承認昭告了出去。
正常人都會想著,這都承認了那肯定就是朝廷的臣子官員。
可趙泰的話像是在固有的觀念裡開啟了新的思路,你承不承認,跟我同不同意是兩碼事。
我只是沒開口拒絕,但不代表我同意了你的封賜。
金傑心裡一涼,這趙泰有沒有被封為太守,好像跟朝廷都沒什麼關係。
甚至沒有開府建牙權,難道趙泰就不可以開府建牙了?別說開府,就是組建三公九卿都沒人能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