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號黑山義軍(第2/3頁)
章節報錯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嚴格來說趙泰這三樣都沒有做到。
但這九個字的意思並不是完全的讓人待在一個地方不動,在有足夠實力的情況下,擴大地盤依然保持這九字方針,也並不衝突。
任你外界風雲變幻,我自求穩。
你們玩你們的,我玩我的,等你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再去玩你們。
以趙泰這樣的實力,別說一郡,就是一州他都能穩穩掌控住。
只是他缺手下,特別缺足夠的文臣治理地盤。
沒有足夠的文臣治理,看看張角的下場就知道了。
世家豪族在暗中為黃巾起義推波助瀾,出錢出糧那不必多說。
但打下地盤需要人治理的時候,他除了軍隊還有數以百萬的農民外,根本就沒人能給他管理。
農民懂什麼,種地他們可以,讓他們去管理天下跟讓盲人去識別物品的顏色有什麼區別。
趙泰突然提出這個問題,讓一眾手下都有些不好回答。
單純造反的莽夫,恨不得讓首領稱帝他們才開心。
可他們不是莽夫,知識讓他們的眼光跟文盲拉開了極大的差距。
“明公,今天下糜爛,正是我等成勢之機,然我等以平民之身行義舉,終是不得仕人認可,雖兵力充足卻不能以武力長治久安,現卻不得不動,不若先取一郡之地為根基,擇機再做圖謀。”
論對趙泰的瞭解,或許周平跟高艾可以算上,但要說能搞明白,或者對趙泰部署有較高了解的人,非齊周莫屬。
為什麼趙泰會執著於開展教育,培育各方面的人才。
就是他不信任天下仕人,他本身的身份也不被仕人認可。
如果他善待世家,依然啟用世家之人為官,跟世家利益站在同一條線上那就沒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齊周觀趙泰行事,那就不像是能跟世家共治天下的主,他眼裡有百姓,卻沒有世家。
就是這種在齊周看來剛硬而固執的一面,是他明白又不能去勸的原因所在。
否則的話別說先佔一郡之地,就是侵吞天下他都敢說。
“好,那便如中濟所言,取常山郡而代之。”
“號黑山義軍,伐朝廷無道。”
他只說喊的口號為伐朝廷無道,稱義軍。
卻沒有給自己安一個諸如大將軍,將軍,王,天子這樣的名頭。
但誰規定了名號就得自己領,那名號不是在之前有了嗎?
“明公仁義,必能解民倒懸之苦,我等當以全力相助明公。”
“著令周,高,韓三位將軍整合軍隊士卒,挾勝之威攻佔常山郡。”
“齊周,夏侯蘭,命你等處理戰後事宜,若各地官員順服,乃可以其治理事務,若不服棄官者皆允,若意圖生亂者,殺之。”
原先他到是讓齊周準備好了替換各地官員的準備,但仔細一想覺得這太快了。
把沒做過事的人一下子推到高位上,只會亂得更快。
不如先換掉一部分,讓他們熟悉事務積累經驗,就當是考核實習。
等差不多了再用這些新血換掉老血。
一刀切雖然方便,但總歸是要給那些官員一些機會,萬一就有人願意跟他幹呢。
儘管抱著萬一的心態,趙泰還是想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