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韓庘,韓隨和(第1/3頁)
章節報錯
趙莊名莊,實為城乃至軍營更為合適。
此時的軍營議事廳內,趙泰手握信件細細觀看,下方則是各級將領濟濟一堂。
以趙泰對軍隊所設的軍職制度,統萬人士卒為正將軍,設副將軍一員。
統三千士卒設正將,偏將兩員,五千士卒設正牙將,偏牙將。
牙門將軍這個職位,就是出自正偏牙將,是為正副將軍下方的最大官職。
按趙泰現在有整數四萬大軍計算原先三萬,慢慢增到四萬)。
他現在就有正將軍兩名,周平跟高艾,空缺四個副將軍,兩個正將軍。
調兵一萬入黑山,扼守各處要道,周平高艾兩處均領一萬五千大軍。
只在周平這裡,議事廳內就有總共九個軍中高層。
不過能坐在議事廳的就只有正職,副職軍官還需管束大軍。
這些人趙泰沒見過面,卻都是親自審批提拔的骨幹,沒繫結的有一個,為正將,只要可以用那就無關痛癢。
好感度為負的就另說。
“諸位,公孫瓚領十萬大軍來攻,明日就可至真定,以往將諸位提拔,除才能外也是沒有軍功可論。”
“現在戰事將起,唯才能論職之制雖不會完全剔除,但軍功卻也是晉升必不可少的考核事項,望諸位牢記。”
趙泰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他們之所以能坐上各自職位,實在是趙泰軍隊增漲的速度太快,這才破格提拔為骨幹。
軍隊不比內政,官職跟地位要打出來才能讓士卒信服,戰功是軍中官職的重要指標。
同時趙泰也是在提醒他們,要是之後在打仗的時候發現有才無實,現在所擁有的地位就會保不住。
將軍以下的職位,趙泰出於軍隊擴張太快不得不採取措施,但到周平他們這個位置,別說正將軍,就是副將軍至今都沒有多出一個。
出於什麼考慮,看底下將領那熱切的眼神就知道了。
趙泰的話沒打擊到眾人,反到激發了眾人的積極性,這讓趙泰很滿意。
“據情報部所獲訊息,公孫瓚於明日可達真定,那麼,諸位可有殲敵之策,是殲滅而非退敵,我要這天下聞我黑山之名盡皆喪膽。”
區區十萬大軍,打退何其簡單,但要說殲滅那就有些難度了。
人家打不過,難道還不會跑?
“明公,屬下認為若以城牆之堅,炸藥之利,可使敵一觸即潰,若要全殲敵軍或是迫其投降,不妨示敵以弱,引敵驕縱盡起而攻,輔高將軍出奇繞後,萬千炸藥齊投,可一戰定之,來敵必有來無回。”
周平作為趙泰手下唯二的將軍,接觸兵書韜略也僅是晚了高艾幾天,但要論打仗,兩人都差不了多遠。
只不過一人喜動,一人求穩,能力各有千秋。
眼下趙泰這裡最大的底牌就是炸藥,輸這個詞從未出現在任何人的腦海。
哪怕極端一點,以人命扛著炸藥包衝上去,公孫瓚拿頭來都贏不了。
正常來說打退敵人就算勝利,只不過趙泰的胃口更大,想把朝廷一次就給打殘。
十萬大軍一口吞下去,朝廷再想掏出同樣的軍隊來,那就是痴人說夢。
要是劉宏哪怕平庸一點,別說再掏出十萬,就是再多加十萬掏出來趙泰都信。
現在嘛,這漢朝被稱之為漢未可不是說說而已。
周平這個策略肯定是可行的,但關鍵處還得看公孫瓚怎麼排兵佈陣,重心也壓在了高艾能順利形成合圍的基礎上。
趙泰沉吟片刻,並沒有多做點評。
“周將軍所言有理,然今夜只是商討,實際情況如何還得過後再做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