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那些匠人,就是他這個親衛隊長也是如此,越是跟隨趙泰的時間久,他越是感覺自身能力的不足。

這話不是想開脫什麼,或是為自己謀取好處,他只是擔心趙泰太急切,把過高的期望放在地基還沒建太多的手下身上。

作為身邊的近衛,趙泰並不會禁止手下太多東西,比如對於事物看法的表達。

只要正常論述,趙泰都只會感到高興,而不是呵斥責怪。

“我又何嘗不知,不過是一時感慨罷了。”

“屬下冒失進言,明公恕罪。”

趙泰擺手,將拄著的鋼刀提起,轉身走下山頂。

因為在這能看到整個飲馬泉大致地型的關係,趙泰將其命名為觀泉山。

“等事情穩定下來後,讓人在這建個亭子,就叫觀泉亭。”

尤闞趕緊掏出紙筆記下,趙泰要做什麼,想做什麼,那都是一句話的事情。

靠匠人,也就是工部出規劃,那得等很久很久,趙泰可不會等他們那麼長時間。

下山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已經弄好的規劃地圖,劃分割槽域開始建造。

讓趙泰去講解為什麼要這麼建,有什麼含義和道理,他是沒有這個耐心跟時間的。

只能採用軍隊裡施行的辦法,讓他們一邊建一邊寫感悟總結,去蕪存菁總歸能起到促進作用。

計劃一定下,就是隔三差五的爆炸聲,一時間整個黑山地動山搖。

不過有前車之鑑,趙泰勢力裡的人早已不再恐慌,甚至次數多了都習以為常。

爆炸而已,用不著那麼大驚小怪。

人的大心臟,處變不驚不是天生就有,但後天經歷絕對會讓人具備這一特性。

不說領先於這個世界的各種東西及理念,就單說百姓具有的精神面貌和閱歷,都早就超出外界的人太多。

潛移默化的改變,遲早有一天會收穫許多不一樣的果實。

總之趙泰現在的勢力裡,只要處在建築規劃區,就充斥著各種炸。

大石擋路,撬不開它?炸。

石丘山包讓地面不平整,還是炸,這種爆炸的魅力,讓匠人們深深著迷,他們就從來沒有在開石採石的時候那麼舒心過。

以前是石頭難採,沒有足夠的石材可用,現在是用都用不完。

甚至為了平靜地面,都是石塊夾雜著泥土填充,換以前是很難想象的事情,有土就不錯了,誰捨得用辛苦採的山石去填。

飲馬泉周圍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變得平整,燒石灰的磚窯也是熱浪滾滾。

甚至為了方便用水,縱橫交錯的水渠也在快速成型。

趙泰沒有關注這些,匠人弄不出好的規劃圖,但照葫蘆畫瓢的能力卻沒有太大問題。

他現在帶著親衛及軍隊,正前往飲馬泉的洩水口,以及湖泊進水的源頭。

說來也是趙泰想得複雜了些,無論是源頭和洩水口,他都已經知道,或者說是早就知道它們的存在。

喜歡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