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建造紙坊,是趙泰為了造子彈。

除了造子彈,還能內用外銷,更是造炸藥引線的必需品。

槍他都要搞,搞點炸藥怎麼了。

哪怕一開始不用來打仗,也能用來開山炸石。

他要給勢力發展提速,否則光靠人工挖掘,那太慢了,趙泰不願意那麼浪費時間。

趙泰在山裡搞各種事情,卻遲遲不對外動手,外界恐慌沒有停止,反而越來越讓人害怕。

因為就探聽到的訊息,就已經大致知道了趙泰現在有多少可戰之兵。

按總數八萬部眾算,趙泰編練成軍的就有三萬士卒,這是標準的窮兵黷武,正常情況下根本供養不起這些軍隊。

偏偏在沒有向外獲得資源的情況下,這些士卒還每日訓練,呼喝聲隔了老遠都能聽見。

這讓各縣如何不慌,井陘縣更是慌得拖家帶口往外逃。

一部分狠下心,直接就加入了高艾的造反陣營,畢竟明面上造反的還是高艾。

要真到趙泰攻城略地之時,井陘縣不用打就能投了。

天天被嚇,是個人都受不了這種折磨。

而就在這段時間裡,各地匪寇也紛紛來投,勢力進一步擴大。

一時間整個常山郡都變得平靜了許多,走在路上都不用擔心會有匪寇跳出來。

這種和平,是漢朝最強盛的時候都沒有的狀態。

趙泰終究是把褚燕的路給走了,並且走得很絲滑。

兵力是夠了,別說打下一個常山郡,就是多打幾個郡都沒問題。

一般像這種情況,換個人早就開始作亂了,偏偏趙泰沒有。

除了練兵之外,沒人知道他在幹什麼。

勢力在飛速進步,只掌握大方向的趙泰卻閒了下來。

因此撿起了許久未練的武藝。

主要練的還是弓箭和長槍,權當鍛鍊自己的體魄。

至於戟法棍法這些,興許哪天來了興趣他會練一下。

主要他也沒發現什麼超凡的東西,練這些他沒想過沖鋒陷陣上陣殺敵。

純粹的當作強身健體,單挑呂布關羽什麼的,他興趣不大。

開玩笑,這些人再強,誰能頂得住他一槍。

校場上趙泰長槍舞動,儘管同樣是基礎槍法,但進步速度卻比基礎刀法還快。

這是因為基礎刀法大成的原因,雖不能完全共通,卻也有了練武的底子。

“要是子龍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