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轉移核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人才培育”軍,政,工)
為免太雜亂,趙泰還在後面標出三個細分。
“總覺得這個模式和處境,跟某件事有些像。”
趙泰想到了蜀漢集團,三分天下的蜀漢。
當時的劉備有荊州,益州,就如同趙泰這樣得了黑山。
進可攻退可守,但正因為這樣,局勢原因怎麼也攻不出去。
好是好,但最終也限制了自身發展,成也隆中,敗是不是隆中這就很難說了。
現在的趙泰按對比來看,跟劉備何其相似。
“不過就算跟劉備相似,最後這黑山也困不住我。”
你有諸葛亮和眾多人才輔佐,那是優勢,但我趙泰又豈是你那點優勢可以比擬。
更何況如今趙泰轉換了思路,一開始就把目光看向外面,提前佈局,哪來的困字可言。
“黑山可為後方,卻不可為根基之地。”
思路一通,趙泰就把部署確定了下來。
至於兵工廠這個思路,誰規定了就得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要搞就搞熱武器,並且像燧發槍,火繩槍這些他都瞧不上眼。
“針發槍。”
那是18世紀一種被廣泛裝備的軍用後膛裝填步槍。
也是世界上第一款被廣泛裝備的後膛裝填步槍。
它是取代了燧發槍的過度槍型,從這之後熱發器的發展就開始瘋狂飆升。
儘管是過度槍型,很快就被取代,但趙泰一直認為合適就是最好的。
針發槍的打造並不困難,何況趙泰還可以抄。
子彈應用了黑火藥,卻不是後來常見的黃銅子彈,而是紙殼橡果形鉛彈,當然換成,鐵,鋼,銅也可以用。
這種子彈製作簡單,有對應的紙就行,而不是像後來的黃銅子彈一樣需要一條子彈生產線。
現階段只要把針發槍造出來,更先進的生產線可以慢慢來,有這個誰還能打得過他?
主要是以現在這個時代的知識跟技術,趙泰抄過來也沒有人能短時間造出。
針發槍,必為首選。
即使生產線依然需要,但要求和技術卻沒有那麼高,趙泰完全搞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