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步話機(第2/3頁)
章節報錯
又思索片刻,寫下了擴城,煤,甄家這樣的字眼。
因為在中山郡,有煤礦資源,那是常山郡所不具備的。
而且甄家在中山郡影響力高,為漢朝頂級商人家族。
也就他們有能力,有手段去開採煤礦,想把煤弄到手,沒有比甄家更合適的人選了。
擴城則是趙泰已經對莊園的大小不滿意,而且在莊外搞種植就是給自己找事做,毛都撈不著。
隨便打一仗外面就得被踏平,種得再好也不夠踩的。
那還不如捨棄,建一個真正的城池,充當自身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我就不信這麼多香料流出去,甄家會一點都不動心。”
從始至終趙泰的目標,都不是靠這些散亂的商人世家來達成目的。
他們頂多就是趙泰放出去的魚餌,還有免費的宣傳人員,免費勞動力。
可以借為己用,卻沒有想象中具有太大的作用。
太散太雜,無法達成趙泰的目的。
跟趙泰想象中的一樣,新的分行建立,已經望眼欲穿的各方人員,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拼了命的上去分食。
如果只是偶爾一兩次,他們不會那麼拼,也不會太過上心。
但在真定的事情讓所有人都明白,貨很足,只管買就行。
長期生意,不是短期生意。
就因為這個,趙泰派出的兵力就足有五百士卒,由一名都統帶領護送。
這就是半個營的軍隊數量,儘管如此在運貨的過程中還是會有人跳出來劫掠。
誰也分不清那是匪寇,還是別的勢力扮成的匪寇。
真假重要嗎?一點都不重要。
最關鍵的是趙泰士卒裡出現了減員。
他們沒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護送貨物的路上。
香料及香料本身能賺取到的利益,如此已經可見一斑。
這還只是兩個縣,一個真定,一個靈壽都能如此。
換成七個縣,一郡之地那隻會比想象中更瘋狂。
在商行進入靈壽縣,打通商道的同時。
一則聽起來就很美好的傳言,在靈壽縣周圍的流民群裡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