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趙泰的令信,更有刑法管事這個任命在身。

夏侯蘭進了校場客套了兩句後,當眾宣講了周平違反軍紀的罪狀。

儘管周平不清楚夏侯蘭是怎麼一躍成了刑法管事,但就在這趙莊。

沒有趙泰親自開口吩咐,恐怕沒人能拿到他的令牌。

十個親衛不離左右護佑,又有他看不懂但威力巨大的武器傍身,誰能有那個命在趙泰身上搶到東西?

而且周平知錯認錯,打個十軍仗也算不了多大的懲罰。

就是這樣還有士卒為他鳴不平,明顯是不認夏侯蘭這個刑法管事。

還是周平壓下士卒的情緒,明言軍紀不可違,違則必懲,他也不例外。

言傳身教,重點說明軍紀的權威。

沒有什麼是親眼看到更能使人牢記的方法了,周平就是要讓所有士卒都看到,並記住。

以前訓練,哪怕上戰場,很多人都只聽而不怎麼放在心上。

並且認為會打仗,能戰場殺敵那就是立功,立功難道還會被罰?

這是正確中又夾雜了錯誤的觀念,他們不明白軍紀的重要性。

懂軍紀,能打仗的軍隊,戰鬥力只會更強,而不會變差。

對於周平的明事理,知進退,夏侯蘭是很欣賞的,也難怪他會成為明公倚重的唯二將領之一。

但罰還是要罰,並且不能留手。

要做就做好,不能留下一個執法不明的印象,不然往後將會留有隱患。

可以說這是把周平當做典範,以此在軍中,在整個勢力裡立威。

十軍仗不留餘力的打下去,受仗之人會疼上好幾天。

但效果非凡,讓親眼目睹計程車卒對軍紀有了深刻的印象。

短時間內看不出什麼效果,但這是潛移默化的長遠之事,關係到未來,而不是現在。

當夏侯蘭行刑完畢回來時,他的臉色較之前嚴肅了許多。

或許這也算是一種成長,某些事情懂了卻沒做過,做過之後肯定就會知道做比懂還要複雜一些。

“屬下已懲獲罪之將,特來嚮明公覆命。”

他將令牌雙手託舉呈於趙泰面前,說話時的情緒似乎都少了許多。

有鐵面無私的那個味兒了。

難怪趙雲會評價他才能可堪一用,但優點是嚴於律己,不為外物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