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此前襲殺確是抱了那褚燕惱羞成怒,憤令至昏的目的,不曾想對方竟隱忍了下來。”

周平細細一想似乎是那麼回事。

褚燕率眾而來,一開始也就是仗著部眾過萬,打著以勢協迫借糧的主意。

壓根就想過動手,無論怎麼看,任誰被他那麼一嚇也得交出糧食。

最多也就是沒嚇住,然後撤離換一家繼續而已。

他都想好了,趙泰這裡高有五米的城牆,又沒準備攻城器械,嚇這一招不管用。

本來要麼就扯個皮,或者莊園沉默不應,他也會走。

畢竟五米高的城牆,即使打下來他也會損失慘重,那不划算。

結果好嘛,對方站起來就給他一槍,這要是退了他還怎麼混。

趙泰就是看中了褚燕只是唬人,短時間也打不起來。

正好褚燕上前放話,那還不抬槍給他送走,難道放任對方離去然後發育成長?

現在褚燕撿回一條命,讓他走他還就不走了。

“確是可惜,那褚燕若這時率眾來攻,不需高將軍來援,平定有信心讓其留屍數百於城下。”

原本以為是莽夫,結果發現並不是,反應過來的周平才會連道可惜。

“領軍將領最忌意氣用事,昭威可好生學學。”

的確,實戰才是最好的老師,褚燕雖狼狽,但也給周平好好上了一課。

這是平時埋頭訓練也很難琢磨出來的東西。

“褚燕定然會在準備後來攻,接下來吾將不插手此事。”

“待乂康來援,汝二人及手下士卒當好生用兵,此一課既為守城。”

“以褚飛燕萬餘眾任磨刀石,汝等可為那被磨礪的刀。”

趙泰要是想,他完全可以整天蹲守褚燕,對方一冒頭就可以一槍帶走。

但趙泰不會那麼快殺了褚燕,他要拿褚燕練兵。

己方守城兵力過千,又有城牆為倚靠,糧食不缺。

周平高艾沒學過兵書,也不會生來就會領兵打仗。

他也不會拿手下計程車卒出去硬碰硬,那就打守城戰。

經驗是積累的,趙泰不信周平高艾會廢物到被褚燕打進來。

真這樣的話趙泰自戕吧,還玩個屁。

誰說沒有經驗,沒讀過兵書就不能帶兵打仗了,這句話又不是絕對。

趙泰的徹底放權讓周平有些意外,但也明白了趙泰的意思。

“定不負明公所望,屬下等為明公手中刀,定會愈磨愈利。”

打仗不是個人的事情,這次趙泰能用狙擊槍要褚燕的命,那下次,再下次難道也要靠趙泰處理?

這是沒可能的事,一時成功固然好,但趙泰要的是長久的成功。

“昭威,待乂康來時可將吾原話告之,另,今全軍已然識字,可在戰後據個人理解總結戰後感悟,集思廣益,多思多想方可為合格計程車卒及將領。”

戰後總結這個方法看起來不起眼,在古代或許也就那些名將會去做。

所以他們成了名將,趙泰推廣全軍,那就是在挑選人才。

仗不能白打,得知道自己學會了什麼,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跟學習是一樣一樣的。

喜歡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