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街頭教父(第1/2頁)
章節報錯
倉庫雪白的內壁上是一幅塗鴉,正中是一座老式電話亭,電話亭外面有三名身穿棕色風衣、頭戴禮帽、戴著墨鏡的特工人員,他們每人手裡有一種特殊的監聽裝置,一本正經的監聽空蕩蕩的電話亭裡。
塗鴉有背景,是一片空蕩蕩的街頭,結合電話亭和監聽的特工,氛圍塑造的很不錯,能看出創作者本領非凡。
在塗鴉的一角,有個“班克西”的簽名和一個ogo:一枚反戴鴨舌帽、臉上蒙著面巾的頭像。
看著這幅塗鴉,漢斯愕然問道:“你看中的就是這東西?這是什麼?”
李杜說道:“平時沒事別老是泡妞,多學習、多看資料,瞧瞧你現在,怎麼什麼都不懂了?”
漢斯悻悻道:“我只是不擅長這個領域而已,我上網搜一下就行了。”
李杜道:“不必上網了,班克西,1974年出生於英國布裡斯托,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有才氣的街頭藝術家之一。”
聽了他的介紹,漢斯再看向那個“班克西”的簽名,道:“你是說,這幅塗鴉就是這位藝術大師班克西的作品?”
李杜點頭:“對,沒錯。”
他們或許不瞭解班克西,但在街頭藝術創作領域,他是教父級的存在。
李杜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源於前兩天和蒂娜她們在一起的藝術品獵手,當時在酒吧裡他們介紹了幾位名家街頭藝術創作者,班克西名列榜首。
說來也巧,當天李杜去檢視倉庫,就湊巧發現了班克西繪在倉庫內壁裡的塗鴉。
如果不是那些藝術品獵手介紹,他這次肯定會走眼,肯定無法發現這幅塗鴉,也無法發現倉庫的價值。
當時為了保險起見,他還特意搜了班克西的資訊。
周圍藝術大亨的父親是影印機的技工,因為父親的工作原因,班克西從小就能接觸到跟繪畫相關的東西。
14歲那年,班克西被中學除名,以後很快成為英國塗鴉風潮的中堅人物。
多年以來,他是倫敦最有名的塗鴉藝術家,但沒人知道他的具體身份和具體樣子,他的經歷都是他透過塗鴉的形勢自己透露出來的。
之所以會是這樣,因為他常在英國各地的美術館用換包的形式,將世界名作換上自己修改的仿作。
當然,他不盜竊那些世界名作,也沒能力盜竊,他就會混進美術館,然後想辦法將自己的惡搞仿作掛上去。
這不屬於犯罪,但也不是好事,所以班克西不敢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
身份的神秘反而更吸引了媒體和大眾對他的好奇,逐漸的,班克西成為英國最有名氣的街頭藝術創作大師。
他成品可不光靠炒作,更靠能力,他的黑白色割版塗鴉被認為“機智詼諧、極富顛覆性”,已經登堂入室被認為是藝術品,甚至他本人在英國有了“幽默的街頭詩人”之稱。
既然是藝術品,那自然就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