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的誕生過程很繁瑣,篩選過程也很複雜。

李杜進入工作間去看了看,工人們都有一雙火眼金睛,被挑選出來可供切割打磨成珠寶的原石,必須沒有一點裂痕,找不出一丁點雜質。

這些工人是一家鑽石礦的中堅力量,每個人待遇都不錯,且會受到礦場主的尊重和拉攏。

此外,除了這些挑選完美原石的工人,還有一些人負責挑選小鑽石,他們可以藉助機械篩選的輔助,地位比前者要差一些。

大批的原石源源不斷送到篩選工的操作臺上,首先進行手工挑選,有所瑕疵的會被送入另一個操作臺,換另一撥人對其進行評估。

李杜他們運氣不錯,今天到來恰好碰到了一枚大鑽石出爐。

這枚鑽石得有十克拉,個頭很大,平時産出機會很少。

“你覺得它價值多少?”獵獅者欣喜的盯著鑽石問道。

十克拉的鑽石屬於真正的奢侈品,它以後必將屬於某一位明星、富豪或者手握權柄的政治家。

“按照現在市場行情,這顆原石價值上百萬美元,”李杜知道怎麼回答,“但要是和溫斯頓集團進行合作,它的價值可以翻倍。”

獵獅者是海瑞—溫斯頓的合作夥伴,但不是隻和溫斯頓集團合作。

鑽石這種奢侈品,必然需要競價才能賣出好價格。

因此,獵獅者每次得到優質鑽石後,會聯系多家奢侈品公司進行詢價,價高者得。

聽了他的回答,獵獅者大笑起來:“我不在乎你們怎麼去包裝它,我只在乎它能給我賺多少錢。”

他是生意場上的老手,很是機靈,李杜丟擲的話題被他巧妙轉移,顯然,他不會給溫斯頓集團許下任何諾言。

對非洲人來說,在生意場上他們信奉這樣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大鑽石被精心裝入保險箱中,普通的小原石則另有包裝,它們會被事先摺好的雙層白紙上。

有心靈手巧的女工負責稱重,稱好一包原石的重量後,她會透過計算機記錄下這些原石的情況,這將是原石的身份證明,就像是黑金鮑的鮑魚牌。

在鑽石買賣行業中,每一包這樣的原石,估好價後被稱為一“手”,單位就是“手”,兩包那就是兩手。

每一手鑽石重量不同,從二十克拉到一百克拉都很常見。

每個星期,獵獅者這邊可以向全球發貨十手左右的鑽石。

每“手”原石被買下後,珠寶商們會將之轉送到安特衛普、特拉維夫或是印度,切割、琢磨成成品鑽石,進行下一步處理。

後面的過程是商業過程,這點李杜就沒必要了解了,那是科爾的工作。

獵獅者帶李杜等到今天來礦場,是因為今天是星期五,每個星期五,他的礦場會往外發貨。

等到下午時候,一輛有裝甲車保護的運鈔車來到礦場,運鈔車專門用來運輸這些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