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章 名校(第1/2頁)
章節報錯
週一,李杜開車去了芳泉谷教會學校,有上百個孩子坐進校車中整裝等發,其中有維多利亞和伊蓮娜。
學校的校長凱恩跟他握手,熱情地說道:“李先生您好,久仰大名,這次活動就靠您來負責了,如果您有需要我們支援的地方,請不要客氣。”
李杜笑道:“放心,我不會客氣的,不過我需要你們輔助的地方不多,主要是秩序,我不太擅長跟孩子們打交道。”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對校車方向招招手道:“嗨,各位小天使,大家上午好。”
“上午好,叔叔。”一群孩子從校車窗戶探頭出來嬉笑,跟一群小鳥探頭出巢尋找食物一樣。
凱恩校長趕緊指揮身後的老師們:“負責好孩子們的人身安全,讓他們回到車裡去,別從車窗探身。”
美國的學校也講套路,學校對他這個特邀嘉賓還是很客氣的,校長接了他後客氣幾句,又帶他去校園裡面逛了起來,給他介紹了一下學校。
李杜聽他發出邀請,有點不好意思,指著外面校車道:“孩子們已經準備好了,或者我們可以直接出發?”
凱恩校長笑道:“沒關系,讓他們在車裡等一會吧。”
李杜:“……”
這就沒把孩子當回事!
不過春天這種季節,待在車裡不冷不熱,孩子們倒是不至於會不舒服。
李杜進入校園後,看到有個教室裡有一群孩子探身在外,眼巴巴的看著校門口的校車,看起來很可憐。
看到這些孩子,他問道:“咦,這些孩子是怎麼回事?他們不參加活動嗎?”
凱恩校長輕輕嘆了口氣,道:“這些孩子的心理有些問題,他們一般不參與課外活動,而是留在校園接受教導。”
芳泉谷教會學校有著悠久歷史,它的歷史這麼長,是因為起初這是個類似心理問題兒童託兒所。
在一個半世紀之前,兒童心理學問題還沒有被發掘出來,孩子們有了心理疾病,往往被視為魔鬼附體或者被邪神誘惑,就被送到教會來處理。
真正獻身於神學和上帝的牧師、教父們都是很有責任心的好人,他們想辦法來看守這些孩子,就是最早一批芳泉谷教會學校的老師。
兒童教育更重要的是心理學教育,芳泉谷教會的神職人員是最早一批研究者,所以他們在小幼兒童的教育中表現出色。
後來,心理學逐步發展,芳泉谷教會變味了芳泉谷教會學校,成為洛杉磯排名前幾的優秀小學。
這學校沒有忘本,名聲在外後依然堅持辦學之初的理念,盡量招收一些有心理疾病的兒童,透過適當的教育來改變他們。
不過因為資本控制,學校的教育主體還是慢慢向正常兒童轉移了,畢竟這是一所優質好學校,有錢人更願意將孩子送到這裡來接受教育。
逐漸的,芳泉谷教會學校接收的問題兒童開始減少,且兒童的心理問題也是較為輕微的那種,患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兒童往往被拒之門外。
伊蓮娜就有心理疾病,這也是當初選擇將她送進這所學校的原因,只是她的病情比較輕,很快就控制住了,轉移到了正常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