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珊瑚,這裡還有大量海草、水藻生長,它們形成食物鏈最底層的一條鏈,吸引了大量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蟲生存。

而浮游生物、水生昆蟲是很多魚蝦蟹的食物,李杜清晰的記得,這裡有龍蝦群,也有蟹群。

小飛蟲在水中暢通無阻,很快,它根據李杜的記憶找到了那片散佈頗為廣闊的海底礁石。

礁石高低起伏、鱗次櫛比,有些地方是珊瑚礁,無數珊瑚蟲在隨水波蕩漾而抖動,展現著絢麗的生命色彩。

更多地方是普通礁石,顏色為灰黑、紅褐、灰白等,大量海藻海草在其中生活,不斷有各種魚群在其中穿梭。

礁石上多有孔隙空洞,龍蝦就生活在這裡。

這裡的龍蝦個頭大小不一,從拇指長短到兒童手臂長短都有所見。

它們甲殼堅硬,主體為青褐色,帶有赤紅斑點,鉗子和爪子為黃色,生長著一節節的斑塊,看起來威風凜凜。

這就是著名的澳洲巖龍蝦,世界頂級龍蝦。

澳洲巖龍蝦喜歡晝伏夜出,它們白天藏匿洞中,僅顯露兩對觸角和頭部用以感觸洞外動向,夜間外出覓食。

李杜之前瞭解過這種澳洲特産,知道它們主要攝食小魚、小蟹、小貝類、海膽、藤壺、藻類等等東西。

除了澳洲巖龍蝦,他們此次要捕撈的另一個目標皇帝蟹也在礁石中生存著。

皇帝蟹和澳洲巖龍蝦一樣,都是澳洲極為出名的海洋特産,它們盛産於巴斯海峽和塔斯曼海,號稱蟹中帝皇,極為鮮美。

和生性謹慎的澳洲巖龍蝦不同,皇帝蟹很是橫行霸道,它們特別能生長,最大可以長到面盆大、足有三四十公斤,非常驚人。

這樣,搭配上它們的大螯和堅不可摧的外殼,海洋中能威脅到它們的生物並不多,特別是皇帝蟹還擅長群居。

此時在礁石上,就有一個皇帝蟹群在蠕動著,它們生活的區域位於礁石下層,隔著海面比較深,得有六十多米,要捕撈起來不容易。

但是,如果給它們準備上足夠有誘惑力的餌料,那就另當別論。

快速找到它們群落生活區域,李杜示意狼哥和漢斯開始放下吊籠,放下之前,他們往裡塞入了生雞肉和一些去殼貝類。

這些餌料腥味十足,是蝦蟹們最愛的美食之一。

李杜透過小飛蟲確定吊籠落下的位置,保證它們最終落在龍蝦和蟹群正中,他相信合適的位置加上合適的食物,請君入甕不是難事。

蝦籠和蟹籠有所不同,蝦籠是長方體型,前後左右都有開口,蟹籠則是扁圓形,只有一邊有開口。

澳洲巖龍蝦進食速度慢而又貪心,它們進入籠子裡後會長時間霸佔食物,這樣即使籠子有多個開口,它們也不會離開。

皇帝蟹則不一樣,它們拿到食物會想要離開,但它們是卒子過江有進無退,所以蟹籠只有一邊有開口,它們從這邊進去,就不會再退出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李杜放好吊籠,帶著兩人回歸遊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