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裡面是書,全部都是書,一本本排列整體的雜志。

這些雜志的封面上有著亮黃色的邊框,還有月桂紋圖樣,儲存相當完好,按照出版時期進行排布。

不用看書名,李杜也知道這些雜志的名字,《美國國家地理》,全美乃至全球發行量最大、名氣最大的一套雜志。

小飛蟲進入這個箱子裡的雜志屬於2000年,封面上寫著《幽影難尋?罕見影像揭開雪豹迷蹤》,《島嶼天堂:探秘歐洲的海上伊甸園》等標題。

穿過這些書,箱子裡還有其他年度的雜志,2001年、2002年、2003年還有一部分是2004年。

這些書讓李杜的目光多停留了兩眼,《美國國家地理》是一套很有質量的雜志,裡面內容豐富、影響資料珍貴,李杜一直在看,看這種雜志很能豐富人的眼界。

他最近看的雜志具體年份雜七雜八,都是從倉庫裡搞到的,沒什麼價值,他便留下自己觀看。

和他以往得到的雜志不同,這倉庫裡的雜志價值比較大,因為它們是期刊號銜接緊密的連刊,會有人願意收藏它們。

李杜控制小飛蟲飛出來,這倉庫裡沒有偷走籃球的青年身影,他準備帶小飛蟲離開。

可是小蟲飛在半空俯瞰,他發現倉庫裡紙殼箱很多,都用膠帶進行了細致緊密的包裹。

聯想先前看到的雜志,他心裡一動,安排小飛蟲飛進其他箱子裡看了起來。

依然是黃色邊框帶月桂紋圖樣的封面,這些雜志還是《美國國家地理》,並且依然期刊號銜接緊密,這箱子裡是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這五年的雜志。

一本不少!

其他箱子裡還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所有箱子都是這種雜志,從最近幾年一直往前數,二十多個箱子,涵蓋一百多年的歷史!

小飛蟲在這些箱子裡穿梭,李杜感覺自己在看一部歷史紀錄片,他找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雜志,找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往前還有五十年代、四十年代、三十年代……

最終,他找到了一本包裹著保鮮膜的小本雜志,和前面那些擁有黃色邊框的漂亮封面不同,這本書的封面是粉紅色的,右上角有個數字:1888.10。

熟悉《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李杜吃驚的看著這本薄薄的小冊子,如果他沒有記錯,這就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創刊號!

小飛蟲飛到了雜志反面,上面有著淡淡的鋼筆簽名痕跡,一連串名字排列在上面:約翰·韋斯利·鮑威爾,阿道弗斯··格瑞利……

李杜對這些名字並不熟悉,現代人對這些名字都不熟悉,但他上網用手機搜尋了一下,才知道這些人在他們時代多麼的名聲顯赫!

約翰·韋斯利·鮑威爾率先進入科羅拉多大峽谷探險,是當時名滿全美的濕地和水資源探險家;阿道弗斯··格瑞利是最早進行極地探險的猛人,號稱“冰雪勇士”……

這些人還有另一個身份,《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創始人,“宇宙俱樂部”最早一批成員。

在這本粉紅色小冊子裡,第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做《根據成因對地理結構分類》,簽名是·j·麥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