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趕緊道:“歷史上,安提戈努斯王之子德米特裡鳥斯就是藉助該機械,相繼攻陷羅德島與其他眾多城市,因而獲得圍城者的綽號……”

聽著歷史介紹,李杜開始喊人組裝這個木頭巨人。

營地裡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這邊玩,他都喊來幫忙。

一個撿寶人說道:“李老大,幫忙以後有什麼好處?你提供啤酒嗎?”

李杜道:“啤酒隨便喝,組建起來以後我會搞個party,到時候夥計們想怎麼享受都行!”

聽說有party可以玩,撿寶人們來了興趣。

實際上即使沒有party,他們也願意幫忙,畢竟攻城塔是存在傳說中的東西,他們只在電影電視裡看過,現實中從沒碰到。

人多力量大,即使沒有圖紙,依靠大家的討論依然很快組裝起了一部分。

而且,李杜可以使用小飛蟲逆轉時光的能力,不斷檢視攻城塔成型時候的樣子,以此來引導大家組建它。

首先建起的是防護室,這是攻城塔的主體,是一座堅固的實木小房子。

防護室是基礎建築,底層裝有可轉向的輪子,輪子也是木質的,足足有一人高,需要兩個大漢才能扶起來。

除了輪子,防護室其他部分主要是堅硬木板構成,以鐵釘連線加固,外面有厚厚的牛皮掛層。

漢斯撫摸著連線起來的厚牛皮說道:“即使這個攻城塔最終建不起來,那我們也有收獲,這些牛皮就挺值錢的。”

馬丁先生看了看後說道:“這都是老牛皮,現在價值不大,它是一個掛層,用來抵禦射來的箭支。”

“牛皮容易著火吧?為什麼要射箭攻擊他們?不應該是採取火攻嗎?”一個撿寶人問道。

馬丁先生笑道:“當然,所以牛皮外面還有一層護板,是用新鮮樹枝編成的,覆蓋著黏糊糊的泥巴,這樣它就能同時抵禦火焰與飛落的箭矢了。”

防護室逐漸建成,眾人雖然疲憊,但精神卻高亢。

出現在他們面前的防護室很霸氣,四周固定有銳利的三尖刺,尖刺形狀類似於閃電,質地為鋼鐵,長有鐵鏽,但並不妨礙它的殺傷力。

看到這些尖刺之後,一個學生說道:“好了,我們來對了,這是仿希臘風格而成的攻城塔,瞧,尖刺就是用了宙斯閃電的形狀。”

馬丁先生搖頭,說道:“不,從尖刺不能做出這個推斷,繼續往下看吧,我倒是覺得這是印第安人的作品。”

除了尖刺,防護室內裡還有一些花紋,他是從花紋來判斷的。

李杜不得不承認老頭眼光毒辣,逆轉時光的時候他看到了,這攻城塔前期是在印第安人手裡,是印第安部落戰爭的用品。

繼續組建,攻城塔的所需配件非常齊全,他們就像是組裝一個大型積木,手續繁雜,但並不困難。

防護室有兩米多高,往上是多層塔樓,每一層可以搭配不同的武器裝備,進而擁有不同的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