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2章 阿嗷之嚎(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丁先生不愧是做歷史老師的,兩個國家的一段混亂歷史被他介紹的井然有序。
聽完後,李杜就大概瞭解了這件盔甲的歷史,說道:“那麼,它是誕生於十七世紀?”
馬丁先生點頭道:“是的,十七世紀,應該是十七世紀的中葉,在初期驃騎兵們雖然已經開始佩戴獸皮來作為自己的裝飾,不過他們並沒有像後來的翼騎兵那樣將張揚的羽翼固定在自己的身上,他們的羽毛更多的是固定在自己的盾牌上。”
“到了17世紀中葉,伴隨著哥薩克人赫梅利尼茨基所領導的烏克蘭哥薩克大起義的爆發,波蘭進入了動蕩的大洪水時期。”
“被哥薩克人起義鬧的頭暈目眩應接不暇的時候,莫斯科大公國和瑞典則磨刀霍霍準備趁著此時在波蘭身上分一杯羹。”
“作為波蘭軍事力量的中堅,翼騎兵成為了能否拯救波蘭命運的關鍵,伴隨著這些軍事貴族的發展,此時的翼騎兵裝備比17世紀初期時早已華麗了很多,標誌性的羽翼開始大量出現在這些驕傲的波蘭騎兵們身上。”
聽著他的介紹,李杜忍不住問道:“實際上翼騎兵們背後的羽翼有多大?騎兵要靠沖鋒來維持戰鬥力吧?羽翼的出現不會産生空氣阻力嗎?”
馬丁先生拍拍他的肩膀道:“你是個好學生,李,你說到了點子上。”
“實際上翼騎兵並不會無時無刻將羽翼佩戴在身上,他們的羽翼更多是在遊行或是閱兵時使用。”
“巨大的羽翼以及上面的羽毛摩擦空氣,在騎兵行進中會發出巨大的響聲,這對驕傲的貴族騎兵來說絕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事情。”
一直沉默傾聽的馬丁夫人這時候開口道:“說到底,翼騎兵的飛翼就像你們文明中,大明王朝的羽林軍所佩戴的盔纓一樣,只是用作榮譽標識的裝飾物。”
李杜笑道:“夫人您真是博聞強識。”
馬丁夫人是教導地理學的,她能知道明朝禦林軍佩戴的盔纓,確實算是博聞強識。
蘇菲笑道:“原來後面的翅膀就是用來裝飾用的?我以為它有實戰功效,比如能扇掉背後射來的箭呢。”
聽了她的話,李杜笑了起來,馬丁先生則做出苦惱的樣子:“以後這種話題你別參與,我的小姑娘,你的想法讓一段歷史蒙羞。”
馬丁夫人推了他一把,嗔道:“少來這一套。”
馬丁先生嘿嘿的笑著,說道:“當然蘇菲也說出了一個重點,這些羽翼實際上是有實戰功效的。”
“那就是追逐被擊潰的對手時,戴上羽翼隨著戰馬賓士,會發出巨大的聲響,可以在氣勢上威懾處於恐懼中的對手。”
瞭解了這套盔甲的歷史,馬丁先生給盔甲報價,說大概能值個六十萬到七十萬美元。
說出價格後,他又問道:“李,你確定你將這套盔甲捐出去?要知道這可不是筆小數目,我們夫婦一年的薪水都沒有這個數字的一半!”
李杜道:“它原本就不屬於我,它應該屬於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觀眾,因為它代表了一段很燦爛的歷史。”
馬丁先生又給他分析了一下,讓他再次考慮。
他不希望李杜以後為此而懊惱,畢竟就像他強調的,這個盔甲值不少錢。
李杜才不懊惱,這盔甲是他空手套白狼套出來的,即使扔掉都不會感覺心疼。
得到他確定後的答案,馬丁先生就給博物館的館長打了電話,說明天找個時間,和李杜一起將這套盔甲送過去。